
图为智能一体化注塑车间工作人员在操作设备。 贾若琳 摄
长垣市地处河南省东北部,有“中国卫材之乡”“中国医用耗材之都”之称。2009年,河南省健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现健琪集团)在长垣市成立,在董事长田书增的带领下,短短10余年时间,就从最初仅生产普通医用耗材的小厂,成长为一家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员工700余名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 冯欢欢
近年来,健琪集团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然而,一个新的挑战出现了:产品供不应求成为企业常态。为迎接挑战,田书增开始了新的探索。
建造智能一体化注塑车间
多年来,健琪集团持续加大研发力度,每年研发投入占企业销售收入的5%以上。目前,健琪集团拥有专利363项,多个产品获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奖。凭借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河南省“瞪羚”企业、河南省工程研究中心、长垣市市长质量奖、河南省制造业重点培育头雁企业、2022年河南省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新模式示范项目、国家级绿色工厂、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等百余项称号和荣誉。
田书增介绍,面对企业经常出现的产品供不应求现象,集团内部多次召开会议讨论研究,决定开启智能化、数字化、产业链完整化的改革创新。2019年底,健琪集团投资1.2亿元建成丁栾镇双创园琪乐公司原材料生产基地,为集团原材料供应提供有效保障。2020年初,又投入资金8000多万元,动工建造智能一体化注塑车间;2021年,该车间正式投产,成为集智能传感、智能注塑装备、工业机器人、智能物流装备、在线检测系统、智能故障诊断与远程监控系统、智能制造执行系统(MES)、车间私有云和大数据采集与分析控制系统等于一体的医疗器械数字化智能制造注塑挤出车间。
据了解,健琪集团智能一体化注塑车间按照工业4.0标准建设,通过引进、购置数字化、自动化、柔性化智能生产与检测设备,采用信息化生产管理手段,使产品生产效率大幅提高,生产成本有效降低,产品符合质量一致性、稳定性要求,并满足批量供货及时性、多样性需求。通过引进智能设备,车间数字化设备联网率达100%,使用率达85%,达到业内先进水平,提升了健琪集团的综合竞争力。2022年7月,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授予该车间“2022年河南省数字化智能注塑车间”荣誉称号。
打造医疗器械智慧数字产业园
智能一体化注塑车间的建设运行提高了健琪集团注塑产品合格率,使产品性能更好满足市场需求。但是,仅有一个智能化车间,还是无法从容应对当前的市场挑战。
今年,健琪集团积极响应长垣市委市政府“二次创业”的号召,引进高端技术,建设生产输注类、植入类、生物制品类等第三类医疗器械的全智能化生产工厂——河南省众初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众初公司)。
众初公司第三类医疗器械智慧数字产业园的智能注塑车间可实现智能注塑机、挤出机、伺服机械手、智能塑料挤出机、全自动环氧乙烷灭菌器、自动包装机以及人员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和集成,科技含量高,生产、仓储将采用全智能数字化管理。
正在建设的众初公司第三类医疗器械智慧数字产业园占地面积超过8.7万平方米,规划设计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总投资4.3亿元。产业园分两期建设,第一期已于今年4月开工,计划建设工期16个月,建成投产后,可填补豫北地区第三类输注类医疗器械生产空白,预计增加年产值3亿元。该项目的落实实施,不仅将进一步提升健琪集团的市场竞争力,还将带动长垣市医疗器械行业产品转型升级,推动当地医疗器械产业向高端产品方向发展。
营造利于改进创新的环境
据田书增介绍,为营造有利于改进、创新的环境,健琪集团制定实施了技术人员创新奖励制度,设置超产奖、创新奖、功绩奖、团队奖等机制,激励员工主动参与技术创新和企业管理。同时,每年拿出工资总额的1.5%,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有计划地对员工进行教育培训,并开展岗位标兵评比、技术比武等活动,努力打造一支精神面貌良好、业务水平过硬的员工队伍。
为缩短产品研发周期和生产周期,健琪集团以客户为中心,建立了快速反应机制。在产品研发阶段,营销部门有专职市场调研人员,了解市场、搜集甄别信息,将市场信息直接反馈给决策者;集团召开产供销会议,按需调配人员,保证适应市场需求和引导新产品快速投放市场。在生产加工阶段,针对个别客户交货期短的特殊要求,生产系统实施精益生产,成立专项项目组,确保按时交货。在售后阶段,服务电话保持24小时畅通,方便客户投诉或者反馈服务情况;如遇到不能在电话中沟通处理的问题,售后服务部门会在24小时内安排人员到现场服务。
目前,健琪集团产品已遍布全国多个省份,并出口到意大利、西班牙、法国、捷克等多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