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中国健康传媒集团舆情监测中心发布“两品一械”企业“冒烟指数”(2023年第十一期),公开风险指数排名前十(共30家)的企业名单。
“两品一械”企业“冒烟指数”数据来自中国健康传媒集团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风险预警平台,上述平台由中国健康传媒集团舆情监测中心搭建,旨在通过监测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风险信息,对企业潜在的风险进行预警。平台数据来自合法途径获取的公开数据,对近5年来的相关数据按不同权重赋值,从负面传播、过度宣传、投诉举报、产品缺陷、经营风险、处罚诉讼、生产违规等多个维度进行建模。相关模型经权威专家严格论证,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和分析师校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大数据分析,最终得出企业风险指数,即“冒烟指数”。
本期“两品一械”企业“冒烟指数”监测时段为2023年10月1日至31日。由于监测平台数据滚动更新,“冒烟指数”将动态更新。
□ 本报记者 郭婷 闫若瑜 实习记者 蒋红瑜
药品领域
药品企业“冒烟指数”(2023年第十一期)显示,安徽鸿坤药业有限公司、湖南守护神制药有限公司、天马(安徽)国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孟氏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博瑞生物医药(苏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瑞医药)、江苏融昱药业有限公司、乌兰浩特中蒙制药有限公司、杭州华东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四川光然中药材饮片有限公司、四川合纵中药饮片有限公司位列前十名,均为“重点关注”企业。
安徽鸿坤药业有限公司因产品不合格多次被处罚而上榜。10月23日,安徽省药监局发布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标示为安徽鸿坤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人参片(批号:211101)因“检查”项“其他有机氯类农药残留量”不符合规定被处罚。此前,安徽鸿坤药业有限公司曾多次受到处罚。根据安徽省药监局发布的行政处罚信息,3月24日,该企业因生产的赤芍(批号:220501)“性状”项不符合规定被处罚;4月4日,因生产的茵陈(批号:210701)“含量测定”项不符合规定被处罚;6月14日,因生产的炒酸枣仁(批号:220801)“检查”项“水分”不符合规定再次被处罚。
“冒烟指数”排名第二至第四名的企业均因产品抽检不合格受到行政处罚而上榜。
10月9日,湖南省药监局发布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湖南守护神制药有限公司因生产的三七丹参片(批号:210802、210401)“检查”项“重量差异”不符合规定被处罚。
10月12日,安徽省药监局发布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天马(安徽)国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因生产销售的净山楂(批号:220603)“检查”项“水分”不合格被处罚。
10月23日,安徽省药监局发布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安徽孟氏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因生产的苍术(批号:2211201)不符合规定被处罚。
博瑞医药的风险指数来自信息披露违规收到警示函。10月17日发布的《江苏证监局关于对袁建栋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显示,10月12日,博瑞医药董事长、总经理袁建栋在“大咖解读 GLP-1 全产业链系列交流会”电话会议上发布了其个人试用公司在研产品相关情况。因其关于药效的相关言论具有误导性,违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相关规定,江苏证监局决定对其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江苏融昱药业有限公司因违反药品GMP被处罚而上榜。10月7日,江苏省药监局发布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江苏融昱药业有限公司涉嫌严重违反GMP,被罚款50万元。
其余企业因产品抽检不合格而上榜。
10月20日,国家药监局发布的《关于15批次药品不符合规定的通告》显示,标示为乌兰浩特中蒙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五味清浊丸(批号:210901,规格:每10丸重2克)“检查”项的“溶散时限”不符合规定;标示为杭州华东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生产的炙甘草(批号:20221211)“含量测定”项不符合规定。
10月23日,四川省药监局发布的《关于7批次药品不符合规定的通告》显示,标示为四川光然中药材饮片有限公司生产的蜜款冬花(批号:230201)“检查”项“药屑及杂质”不符合规定,五加皮(批号:211203)“检查”项“总灰分”和“浸出物”项不符合规定;标示为四川合纵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生产的山萸肉(批号:20221001)“检查”项“水分”不符合规定。
医疗器械领域
医疗器械企业“冒烟指数”(2023年第十一期)显示,广东名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南京海波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济南尚润通达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河南康迪药械有限公司、南昌健鹏医用器材有限公司、湖南萧邦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江西松鹤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南昌贝欧特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圣士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河南驭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位列前十名,均为“重点关注”企业。
广东名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因多批次产品不合格,且多次受到行政处罚,风险指数排名第一。
10月24日,福建省药监局发布的《福建医疗器械监督抽检结果通告(2023年第3期)》显示,标示为广东博奥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现更名为广东名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2批次医用外科口罩(批号:20220101、20220401)和2批次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批号:20220104、20220104)“口罩带、压力差(Δp)、微生物指标”不符合标准规定。此外,信用中国网站显示,该企业因产品抽检不合格于今年3月22日、4月3日、10月8日先后3次受到揭阳市市场监管局行政处罚。
“冒烟指数”排名第二至第六名的企业均因产品抽检不合格受到关注。
9月28日,国家药监局发布的《国家医疗器械监督抽检结果的通告》显示,标示为南京海波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A:血液透析浓缩液A液B:血液透析浓缩液B液(生产日期/批号/出厂编号:A:2023年2月24日B:2023年3月3日/A:23022401 B:23030301)“内毒素限量”不符合标准规定。
10月20日,江西省药监局发布的《2023年第8期医疗器械监督抽检信息公告》显示,标示为济南尚润通达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远红外理疗贴(生产日期/批号/出厂编号:2022/10/25/2022 1025 09/)检出水杨酸甲酯;标示为河南康迪药械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远红外治疗贴(生产日期/批号/出厂编号:20220602/202206 02/)检出双氯芬酸钠;标示为南昌健鹏医用器材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医用外科口罩(生产日期/批号/出厂编号:20221118/202211 18/)“口罩带、压力差(△p)”不符合标准规定;标示为湖南萧邦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医用防护口罩(生产日期/批号/出厂编号:2022年03月20日/ XBPN2022032001M/)密合性不符合标准规定。
其余企业则因10月份受到行政处罚而上榜。
10月12日,江西省药监局发布的《医疗器械行政处罚信息公开》显示,江西松鹤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因生产经营说明书、标签不符合规定的医疗器械被处罚款。
江西省药监局同日发布的《医疗器械行政处罚信息公开》显示,南昌贝欧特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因生产不符合经注册的产品技术要求的医疗器械被处罚款。
河南省药监局发布的行政处罚公示信息显示,10月30日,河南圣士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因生产销售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医用防护口罩被处罚。10月24日,河南驭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因生产销售不符合经注册的产品技术要求的医用防护口罩被处罚。
化妆品领域
化妆品企业“冒烟指数”(2023年第十一期)显示,金发拉比妇婴童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正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达尔威贸易有限公司、广州碧婷化妆品有限公司、江苏易佳洁化妆品有限公司、扬州碧丽诗日化用品有限公司、广东珍宝健康日用品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市凯秀化妆品有限公司、广州市采奴化妆品有限公司、广东芊悦药业有限公司位列前十名,均为“重点关注”企业。
10月26日,国家药监局发布的《关于7批次化妆品检出禁用原料的通告》显示,标示为金发拉比妇婴童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发拉比)生产的贝比拉比蛋黄油(批号:02BE023C)检出禁用原料黄体酮。
值得注意的是,金发拉比曾因飞检被发现多项问题被停产整改、立案调查。9月22日,国家药监局发布的《关于江西知恩堂实业有限公司等企业飞行检查结果的通告》显示,飞检中发现金发拉比在质量保证与控制、物料与产品管理、生产过程管理等方面存在问题。
10月2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监局发布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化妆品生产企业飞行检查结果通告(2023年第2期)》显示,广西正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质量保证与控制方面存在未按规定执行记录管理制度等问题,在物料与产品管理方面存在未能提供关键原料留样记录等问题。
10月26日,据多家媒体消息,张庭、林瑞阳夫妇创办的上海达尔威贸易有限公司涉网络传销案已被石家庄市裕华区人民法院撤销。消息传出后,“张庭96套房产解封”“张庭银行账户也全部解封”等词条随即冲上微博热搜,引发网民热议。此前,该企业因为涉及网络传销、产品质量出现问题等频频引起争议。目前,舆论关注案件撤销原因及后续发展。
10月8日,广州市白云区市场监管局发布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广州碧婷化妆品有限公司因生产未取得批准文号的特殊化妆品,或者使用化妆品禁用原料和未经批准的化妆品新原料等,被广州市白云区市场监管局处以罚款。
10月26日,江苏省药监局发布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江苏易佳洁化妆品有限公司生产经营不符合技术规范的化妆品,违反了《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第六条规定。没收违法所得处以罚款。
10月26日,江苏省药监局发布的另一则行政处罚信息显示,扬州碧丽诗日化用品有限公司上市销售未备案的普通化妆品,违反了《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第十七条规定。除了没收违法所得、非法财物,该公司还被处以罚款。
信用中国(广东)网站显示,10月27日,鹤山市市场监管局对广东珍宝健康日用品科技有限公司作出行政处罚。据行政处罚决定书,该公司生产的批号为X00712012022的Camtin Kinit斯琦酸性蛋白修护滋养霜经检验不符合规定。后经重庆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复检,结果仍不符合规定。除了没收违法所得、非法财物,该公司还被处以罚款。
其余企业均因产品质量不合格等而上榜。
10月24日,国家药监局发布的《关于20批次不符合规定化妆品的通告(2023年第52号)》显示,标示为广州市凯秀化妆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巧迪慧尔草本海藻面膜不符合规定。值得注意的是,在20批次不合格产品中,有13批次均标示为广州凯秀生产。
10月25日,江西省药监局发布的《2023年第5期化妆品监督抽检信息公告》显示,标示为广州市采奴化妆品有限公司生产的CYNOS伊诺思染发焗油膏(黑色)(批号:2021101001),对苯二胺、1-萘酚等项目不符合规定。
10月31日,国家药监局发布的《关于30批次不符合规定化妆品的通告(2023年第55号)》显示,标示为广东芊悦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传颜染发膏(自然黑色)(批号:20230617),“成分比对”不符合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