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司美格鲁肽滥用问题,归根结底还是要加强药品安全社会共治
期待社会各界广泛参与药品安全治理,形成人人关心药品安全、人人参与药品治理的社会共治良好局面
□ 本报评论员
司美格鲁肽火了!
中国健康传媒集团舆情监测系统显示,自今年8月以来,“司美格鲁肽”关键词条频频登上系统热搜。司美格鲁肽因其突出的减重效果,在名人“带货”加持下被减肥圈捧为“神药”,不少人争相效仿使用,一时掀起减肥风潮。话题愈炒愈烈,引起社会热议。
作为一款新型长效胰高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司美格鲁肽注射液于2017年12月获美国FDA批准上市,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2020年1月获批用于伴有心血管疾病的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以降低相关疾病风险。2021年6月,美国FDA再批准其用于超重/肥胖人群体重管理。在我国,司美格鲁肽于2021年4月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用于改善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及降低伴有心血管疾病的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也就是说,在我国司美格鲁肽减重相关适应证尚未通过药品技术审评,未被批准用于体重管理。若将此药用于减重,属于超药品说明书用药。
这不禁让人发问:我们身边的减肥需求者为何不顾风险超说明书自行用药?又为何可以轻而易举获取此药?
用药无小事,须慎之又慎。司美格鲁肽的本质是药品,上市前要经专业权威的安全获益评估。作为处方药有严格的适应证,需要凭借医生开具的处方购买。目前已有研究表明,GLP-1受体激动剂(包括司美格鲁肽等药物)治疗可能增加胃麻痹、胰腺炎和肠梗阻风险,而使用司美格鲁肽还有许多不良反应和禁忌证。减重需求者自行网上购药或委托买药超适应证使用的行为,是以身试药,是以身犯险。更何况,即使FDA批准司美格鲁肽用于成人慢性体重管理,也只适用于成年人群体重指数(BMI)大于或等于30的患者,以及伴有至少一种体重相关疾病的成年超重人群(BMI大于或等于27)。药品用于治疗疾病,绝不可随意使用。司美格鲁肽不是减肥人士的“救命稻草”,更不是夸大其词的“减肥神药”,绝不能成为部分人士追求畸形审美的所谓“捷径”。
司美格鲁肽既为处方药,须凭医生处方使用。为守护公众用药安全,临床环节要严格处方管理;药品零售单位要进一步严格审核查验药品处方,确保处方药使用安全,同时杜绝“回流药”,降低用药风险隐患;网售平台要切实担负起药品网络销售“管理者”角色,要把住平台入驻审核关,严格监测平台入驻者药品网络销售行为,确保管得住、管得好。
解决司美格鲁肽滥用问题,归根结底还是要加强药品安全社会共治。人人要做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要提升安全用药知识,学会趋利避害、合理安全用药,要通过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运动习惯拥抱更健康的身体和心态。同时,期待社会各界广泛参与药品安全治理,形成人人关心药品安全、人人参与药品治理的社会共治良好局面。总而言之,减肥无“神药”,用药须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