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准抓手 力促药械使用质量管理

厦门市翔安区积极推进村卫生所规范化药房建设成效显著

2023-11-07   02●综合   中国医药报  

□ 陈雪松 毛志超

严禁违规诊疗,实行统一管理,根除历史“痛点”;加大硬件投入,改善药房条件,打通经费“堵点”;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人员素质,消除技术“盲点”;靠前服务指导,建立示范药房,解答标准“疑点”;加强部门联动,强化长效机制,直击监管“难点”……近年来,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市场监管局、区卫生健康局以全面推进村卫生所规范化药房建设为抓手,全方位开展村卫生所药械使用质量管理专项整治提升工作,切实保障广大村民用药用械安全,取得积极成效。目前,全区120家村卫生所已全部完成规范化药房建设,基本实现全过程全链条管理。

翔安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原来该区每个行政村除设立1家村卫生所外,部分乡村医生还在家里设立分所,管理比较松散;加之个别乡村医生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存在滥用药品风险。

为有效根除历史遗留问题,翔安区市场监管局、区卫生健康局经过深入调研、系统分析、科学部署,采取针对性措施,取消20家村卫生所分所,对乡村医生进行一体化、规范化管理,并重新审核开展抗菌药物静脉输注医疗机构资质,有效防控药品使用安全风险。该局还根据《福建省医疗机构药库药房药柜设置条件指导意见》,制定了《村居卫生所药械安全整治项目及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在每个镇(街道)辖区内各建立2个村卫生所“规范药房示范点”,对药房新建改造、设施设备配备等给予上门帮扶指导;并要求其他村卫生所根据《标准》,参照示范点进行自查自纠后申报规范化药房验收,以点带面,推进全覆盖建设。

考虑到村卫生所属于自收自支单位,资金有限,翔安区市场监管局主动打通经费“堵点”,积极协调辖区卫生院与村卫生所共同出资,添置药品阴凉柜、空调、药柜、温湿度计等设施设备,改造药房,提升药械储存质量。“我们卫生所用药量大,原有储存设施不完善。本次规范化药房建设,翔安区市场监管局提供技术支持,马巷卫生院拨款2万元改造资金。村卫生所在原有基础上设置了密闭药品阴凉区,增加了药品摆放空间;购买了空调,保证了药品存放的温度要求;确保不合格专区、退货专区、待验专区等各区分类明确,极大地提高了药械管理质量。”翔安区马巷街道洪溪社区卫生所负责人颜锦晴说。

不仅如此,针对乡村医生对药械质量管理认识不到位现象,翔安区市场监管局还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开展药品监管法律法规宣贯,加大药事管理培训力度,要求乡村医生在药械采购、验收、储存、使用等环节严格把关,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同时,该局持续加大与翔安区卫生健康局合作力度,常态化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健全联席会议长效机制,互通监管信息及案源线索,及时化解风险、消除隐患;要求各镇(街道)卫生院加大对辖区村卫生所药房的督导力度,并将此项工作纳入镇(街道)药械管理工作年度考核指标,进一步压实管理责任。

在一系列务实举措推动下,翔安区村卫生所规范化药房建设工作抓出了成效,也在谋划巩固提升。近期,由厦门市市场监管局指导、厦门市药学会制定的《厦门市医疗机构“规范药房”管理指南》(以下简称《管理指南》)正式发布实施。作为福建省首个医疗机构药品使用质量管理团体标准,《管理指南》在医疗机构药品购进与验收、储存与养护、调配与使用以及特殊药品管理等方面明确了管理要求。翔安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管理指南》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适用于厦门市各级医疗机构药房的规范化管理。翔安区市场监管局将加快推进该团体标准在村卫生所规范化药房中的实施运用。同时,继续加强部门合作、发挥监管职能、提供技术服务,全面规范药品使用环节质量管理,确保全区医疗机构药品质量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