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典名方100首研究概要

【之四十八】

2023-10-21   04●医药专刊 中医药   中国医药报  

由于篇幅有限,本文仅对乌药汤相关研究情况作简短介绍,详情请见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的《经典名方100首研究精要》。

乌药汤

【出处】《兰室秘藏》(金·李东垣),治妇人血海疼痛。

【处方】当归、甘草、木香各五钱,乌药一两,香附子二两(炒)。

【制法及用法】上咀,每服五钱,水二盏,去滓,温服,食前。

【剂型】汤剂。

【同名方剂】乌药汤《圣济总录》;乌药汤《卫生家宝方》;乌药汤《济阴纲目》。

历史沿革

1.宋·太医院《圣济总录》,乌药汤

[组成]乌药(剉焙一斤)、半夏(半斤生姜绞汁浸三宿焙干)、桂皮(去粗皮一两)、马鞭草(焙半斤)、荆芥穗、陈橘皮(去白焙干各四两)、甘草(炙剉二两)。

[主治]治瘴气。

[用法用量]粗捣筛,每服二钱匕,水一盏,入生姜五片,煎七分去滓,不拘时温服。

2.宋·朱端章《卫生家宝方》,乌药汤

[组成]沉香(二钱,剉,怀干)、天台乌药(二两,剉,去心)。

[主治]治一切冷气,呕哕腹痛。

[用法用量]上为末,每服一钱,入盐,沸汤点服。

3.明·武之望《济阴纲目》,乌药汤

[组成]乌药(二钱半),香附(二钱),当归(一钱),木香、甘草(炙,各五分)。

[主治]治血海疼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

4.清·吴谦《医宗金鉴》,加味乌药汤

[组成]乌药、缩砂仁、木香、延胡索、香附(制)、甘草、槟榔各等分。

[主治]血气凝滞,经前腹胀痛,胀过于痛。

[用法用量]每服七钱,加生姜三片,水煎,温服。

现代研究

临床应用

痛经 治疗组30例口服加味乌药汤合失笑散加减(乌药、砂仁、木香、延胡索、香附、甘草、蒲黄、五灵脂、丹参、桃仁、当归、川芎、吴茱萸),月经来潮前5天开始服药至经期结束,每日1剂,1日3次,水煎服;对照组30例口服止痛化癥片(规格0.6g/片),月经来潮前5天开始服药至经期结束,1日3次,每次3片,温水服用。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治疗组总有效率94.25%,高于对照组79.08%(P<0.05)。

坐骨神经痛 用加味乌药汤治疗58例坐骨神经痛患者,男50例、女8例,年龄45岁以上。处方:乌药、砂仁、木香、香附各10克,延胡索12克,甘草5克,偏气血虚加黄芪15克、当归10克,偏阴虚加木瓜12克、白芍10克,3剂1疗程,治疗2~3个疗程。结果为治愈40例、显效15例、无效3例,有效率95%。

肠粘连、肠梗阻 加味乌药汤治疗27例手术后肠粘连患者,有血瘀者加丹参、桃仁、红花、当归,气虚者加黄芪、党参,痰湿者加半夏、陈皮、苍术、厚朴。同时,香附、延胡索注射液肌内注射作为常规应用,1日2次,每次各2毫升。并用庆大霉素24万单位/日与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1000毫升静脉滴往,配以口服复方新诺明1克,每日2次。结果为显效14例、好转11例、无效2例。

此外,医学专家对经行发热、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采用加味乌药汤加减、乌药汤治疗效果较好。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