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期发现 密切监测 去除诱因

科学防治 将肺癌扼杀在萌芽阶段

2023-10-12   04●健康中国   中国医药报  

□ 刘玲英 赵双林

肺癌是全球发病率、死亡率最高的一种恶性肿瘤,被称为“全球头号癌症杀手”。

其实,肺癌是能够被扼杀在萌芽阶段的,只要大家提高防癌、抗癌意识,了解和掌握肺癌的规范化诊疗相关知识,就可以阻止肺癌兴风作浪。

预防肺癌 重视早期病灶

有些肺部疾病没有任何外部症状,只有进行相关影像学检查才能发现,比如肺癌的早期病灶——肺结节。

结节在影像学上指突出于正常组织的片状阴影。一般3厘米以上的阴影称为肿块,3厘米以下的阴影称为结节,1厘米以下的阴影称为小结节,0.5厘米以下的阴影称为微结节。

肺结节的恶性程度与其大小有关。通常情况下,小于1厘米的肺结节,整体恶性程度偏低;肺结节在1~2厘米之间,恶性程度为33%~64%;当肺结节大于2厘米时,其恶性程度上升为64%~82%。

肺结节根据形态可分为纯磨玻璃结节、混合磨玻璃结节和实性结节。其中,混合磨玻璃结节最可能为恶性,如检出应高度重视。

需要说明的是,不是所有的肺结节都要进行随访或治疗,60%~95%的纯磨玻璃结节会逐渐缩小或消失。如果检出肺部有纯磨玻璃结节,建议可在4~6个月后进行复查,以确定结节是否持续存在。混合磨玻璃结节和实性结节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结节情况确定随访间隔时间。恶性可能性越大的,随访间隔时间越短。虽然体检查出的大部分肺结节属于良性,但也要引起重视,应咨询医生意见,进一步探寻病因,合理诊治。

肿瘤相关的肺结节,如果为良性肿瘤肺结节,包括错构瘤、硬化性细胞瘤、纤维瘤等,一般增长缓慢,可随访观察,必要时手术治疗;如果是恶性的肺结节,比如肺癌,早期最优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切除。肺结节也可能是由感染引起的,多为细菌、真菌、病毒感染导致,可以在明确病因后,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此外,肺结核也会导致肺部出现结节,需要进行专业的抗结核治疗。

一般来说,如果肺结节小于0.5厘米,大概率是良性的炎症性结节,可以不予特殊治疗,只需要动态随访,每年进行1次高分辨CT检查即可;如果肺结节大小在0.6~0.8厘米之间,需要密切关注,规律随访,以免发生早期癌变;如果肺结节大于0.8厘米,伴有短毛刺、分叶状、胸膜牵拉征、胸膜凹陷征等改变,需要进一步进行胸部增强CT、经皮肺穿刺活检等确认病情,也可在医师判断下进行早期手术切除治疗,以避免误诊和漏诊。

明确诱因 科学预防肺结节

肺结节的发生,常见有以下几方面诱因:

年龄 45岁到75岁是肺结节高发年龄段。

环境 长期在高污染环境工作或生活的人更易出现肺结节。

家族病史 父母或兄弟姐妹有恶性肿瘤(特别是肺癌)病史的人更容易出现肺结节。

患有慢性肺部疾病 患有肺结核或慢性肺气肿等肺部疾病的人更容易出现肺结节。

长期情绪不佳 爱生闷气、情绪易激动的人更容易出现肺结节。

肺结节特别是良性肺结节一般可以通过锻炼、食疗或者调整生活习惯来预防。总体来说,就是注重饮食荤素搭配、多食用新鲜蔬果,减少外出就餐,进餐时细嚼慢咽;多饮水,不抽烟,少喝酒;工作有劳有逸,保证睡眠质量,多做些适度的运动;保持愉悦情绪,平时多清理“情绪垃圾”,学会自我情绪减压;远离厨房油烟与二手烟;雾霾天气戴口罩出门,房间配备空气净化器、新风系统等。

而对于已经检出肺结节的患者,饮食保健应注意以下几点:

●少食用辛辣烧烤食物,如姜、生葱、胡椒、生蒜和辣椒等。

●不要食用腌制食品,如咸肉、火腿、腊肉、咸菜、酱菜等。

●多食用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的食物,如薏米、甜杏仁、牡蛎,海蜇、黄鱼、螃蟹、海参、茯苓、山药、大枣、香菇、核桃等。

早发现早治疗 科学体检很重要

肺癌早期几乎没有特别的自觉症状,幸运的是,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肺癌早期筛查已成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人们及早发现和治疗肺癌。要想在早期发现肺部问题,要特别重视体检报告中出现的异常提示,特别是高风险人群,如长期吸烟、家族中有肺癌患者、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病史者,建议应关注体检指标,并加强肺部疾病筛查,切勿错过肺癌早期发现和治疗的最佳时机。

此外,临床上,基因检测已成为疾病诊断、靶向治疗的重要技术,有肺癌家族病史的高风险人群,可以通过该方法检测出是否携带癌症易感基因,进而研判患癌风险。同时,专业防癌体检也是早期发现癌症的重要途径。防癌体检不同于一般的健康体检,特指肿瘤专家结合体检者的自身情况和个体需求,设计相应部位的癌症筛查。目前,全球多个权威医疗团体发布的肺癌高风险人群推荐检查项目均为肺部低剂量螺旋CT。该方法是在改变扫描参数的情况下,产生最小的射线进行的肺部CT检查,筛查早期的肺部疾病。因减少了射线的剂量,可降低检查对人体健康的伤害。

 (作者单位: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