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对3D打印技术的监管考量

2023-09-28   07●前沿·视野   中国医药报  

摘编自杨悦编著、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的《美国药品监管科学研究》

3D打印技术是一种增材制造模式。3D打印产品是通过将建造材料按预先设计的3D几何结构连续分层沉积而形成的。

近年来,3D打印技术在医疗器械审评和监管中已经被FDA广泛接纳。FDA已经通过FD&CA510(k)程序审查批准许多3D打印的非植入和植入式医疗器械。

2017年12月,FDA发布增材制造医疗器械技术考量指南,提供了3D打印产品用于医学的初步监管要求,为独特的创新技术应用与监管提供了基础。该指南的建构基于FDA对100多项使用3D打印技术的医疗器械和药品的审评经验,包含膝盖置换物、植入物、重建颅骨及全球首款3D打印片剂。指南中涉及3D打印医疗器械的制造和质量体系控制监管考量,包括物料控制,设计,软件,建造工艺或生产工艺,清洗、灭菌、包装等打印后操作,最终产品质量控制等,但该指南并不涵盖所有的监管技术要求。

尽管FDA批准了第一个在FD&CA505(b)(2)审评途径下提交的3D打印口服制剂,但目前尚没有关于3D打印药品方面相关的法规和指导原则出台。随着3D打印技术在制药领域的应用,相关技术的审评和监管也面临很多未知的问题。例如,3D打印设计中影响药物释放速率和机制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如何确定某个3D几何设计能达到预期效果?如何评估3D打印药品的性能,是否可以使用传统的体外检测方法来评价3D打印药品?如何界定每种3D打印技术的关键工艺参数?3D打印中间产品的关键特性有哪些?如何进行3D打印的质量控制,传统的质量评估方法是否适用,工艺控制和验证方法应当如何要求?

FDA药品审评与研究中心(CDER)下属药品质量办公室正在通过开展研究来解决其中的一些问题,以进一步了解该技术在药品中的应用。例如,正在研究材料属性、3D几何设计和3D打印工艺参数对3D打印固体剂型性能的影响等。此外,他们还尝试开发3D打印工艺的机械模型,以预测药品在不同情况下对患者的影响。

在药品质量办公室最高水平的3D打印厂房中,同时还在研究传统剂型的传统可用辅料在3D打印工艺中的作用,并探索最佳监管或控制方法,因为常用的非活性成分的性能可能不适用于3D打印工艺。药品质量办公室希望更好地理解这些差异,并开发一个“风险图”,可以描述材料属性的变化及对其潜在影响药物产品的质量、安全性和疗效的变化如何进行处理。同时,药品质量办公室正在分析这些潜在风险,并识别降低风险的最佳方法。CDER也在研究3D打印药品相关的监管挑战,以及从确保3D打印药品的质量角度考虑3D打印工艺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控制。例如,应考虑与3D打印工艺相关的多个要素,即3D打印机、打印材料及中间产品和工艺等。此外,CDER还尝试加强和医疗器械与放射健康中心合作,以确定解决问题的最佳规范,同时跟进技术的迅速演变。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