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顾植山运气医论选(典藏版)

2023-09-26   04●读书   中国医药报  

本书收集整理了顾植山教授论述运气学说的文章,据其内容分为文化卷、医论卷、抗疫卷和传承卷,全方位展示了五运六气原理、五运六气各层次气化的致病规律等,并重点阐释了如何运用五运六气来诊断疾病、指导疾病治疗。本典藏版对原稿内容做了进一步修订,力求更符合顾植山教授的运气理念,为中医五运六气学说的发展作出贡献。

扫描二维码查看图书详情

文化卷 本卷收集文章4篇,从不同角度展示了顾植山对我国文化史、文明史、医学史的系统学习、探索和思考。他通过研究考古证据、文献记载,认为“中华文明的标准是对自然周期节律的认知和把握”,并在五运六气学说中反映得最为集中、最为系统,文献记载中的“三皇”就是我国先民认识自然周期节律的三大里程碑。《黄帝内经》中的五运六气就是讨论天人相应关系及如何通过天人合一达到健康的理论。

医论卷 本卷收集文章19篇,系统讲解了五运六气原理、各层次气化的致病规律,重点阐释了如何运用五运六气诊断疾病、指导疾病治疗,从五运六气角度对中医理论如阴阳学说、藏象学说、七损八益等进行重新解读。顾植山认为五运六气学说渗透于中医理论各个方面,如中医学中最基本的学说是“阴阳”,自然界阴阳的盛衰变化周期可以理解为一种“离合”运动,离合过程有开、阖、枢三种状态,阴阳各有开阖枢,就产生了三阴三阳六气。三阴三阳是中医学对阴阳学说的一个重要拓展,是中医阴阳学说的精髓。只有懂得了阴阳的开阖枢,才能理解由此派生出来的一系列概念和理论。《伤寒论》中的“六经病欲解时”,即源于开阖枢的时间定位;叶天士在讲卫气营血时,明言“辨卫气营血与伤寒同”,依据的仍是阴阳开阖枢理论;十二经络的命名用的是三阴三阳,其理论体系基于五运六气,此外药性的“五苦六辛”、脉学的寸口六部等中医核心理论,无不如是。

抗疫卷 运气学说的意义,不仅表现在对疫病的预测上,更是中医分析疫病病机和制定治则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据,用五运六气去分析和把握病机正是其在中医临床上的价值所在。本卷通过21篇论文反映了顾植山教授团队在疫病预测实践中的成就、预测方法和心得体会,显示了运气学说在疫病预测预警领域的意义和价值。此外,本卷还通过整理分析历代中医文献中对疫病的研究、现代疫病研究成果,着重论述了五运六气学说与疫病发生的密切关系,为中医防治各种传染病提供了宝贵的研究思路。

传承卷 本卷分医理篇和临床篇两部分,收录了顾植山临床诊治的诸多典型案例,突出解决临床实际问题“道术相合”的方法论。顾植山在流派传承中,注重教学相长,团队成员之间互相切磋,互相启发,共同提高,形成了学术发展的坚实基础。其中,流派成员在临床应用最多的三因司天方,因前人留下的文字资料非常有限,故陈言之后几百年都被束之高阁,知者寥寥,现经众多龙砂医学流派传人的大量应用和推广,已从独门秘技发展成为流行时方。从临床中一些验案报道中可以看到,其临床应用的范围和思路大大超出了原文献的记载。本典藏版对诸多运气经方、验方的组成加减、临床主治、典型案例均予以收集整理,并加注顾植山的点评,希望能使读者领会运用五运六气诊断、治疗疾病的思路,进一步推动五运六气学说在中医临床上的发展。

作者简介

顾植山,安徽中医药大学教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授课专家,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五运六气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五运六气研究专家协作组组长,太湖世界文化论坛常务理事,江苏省名中医,安徽省名中医,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龙砂医学流派特色诊疗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合作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特聘教授,2023年汤用彤国学奖获得者。曾主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特别专项“运用五运六气理论预测疫病流行的研究”、国家“十一五”科技重大专项“中医疫病预测预警方法研究”、“十二五”科技重大专项“中医疫病预测预警的理论方法和应用研究”等课题研究。出版代表性专著《疫病钩沉》《顾植山运气医论选》等,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

顾植山全面继承了龙砂医学流派“重视《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理论与临床运用、运用六经三阴三阳理论指导运用经方、擅用膏方‘治未病’”的三大流派特色,特别在五运六气研究方面,为全国这一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享誉海内外。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