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翔
足癣(俗称脚气)是由致病性真菌引起的足部皮肤病,具有传染性,属于皮肤癣菌感染临床亚型之一。足癣具有易感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调查显示,患者在外用药物治疗足癣时,疗程明显不足,依从性差。这很可能是导致足癣久治不愈、反复发作的原因所在。
分类和临床表现
足癣主要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水疱型 多发生在夏季,好发于趾间、足跖及足侧缘。皮损初为针尖大小的深在性水疱,疏散或成群分布,疱壁较厚,不易破裂,相互融合后形成多房性大疱,撕去疱壁可见蜂窝状基底及鲜红色糜烂面,干燥吸收后出现脱屑,瘙痒明显。
浸渍糜烂型(也称间擦型) 表现为局部表皮角质层浸软发白。由于走动时不断摩擦表皮脱落,露出鲜红色糜烂面。严重者趾缝间、趾腹与足底交界处皮肤均可累及,瘙痒剧烈,继发细菌感染时有臭味。多发于第3、4、5趾缝间,常见于多汗者。
鳞屑角化型 症状是足跖、足缘、足跟部呈弥漫性皮肤粗糙、增厚、脱屑、干燥,冬季易发生皲裂甚至出血,可伴有疼痛,一般无明显瘙痒。鳞屑成片状或小点状,反复脱落。
足癣的治疗原则
坚持用药 足癣是一种慢性感染,真菌寄生于角质层中生长繁殖,需长期用药才能彻底去除。因此,足癣的症状缓解后,仍需坚持用药。通常皮肤的代谢周期为28天左右,用药时间一定要坚持4周以上。其后最好进行真菌检查及培养,连续3周均为阴性才算治愈。
切勿乱用药 足癣用药最关键的是应按照分型进行连贯正规治疗。盲目自行用药,常常会导致病情延误甚至加重。
病情变化需换药 用药后如病情发生改变,应及时与医师沟通,调整用药。如患处破溃后不能继续使用酊剂;皮肤变厚、裂口应该换用软膏;出现继发感染时,应该先处理继发感染,局部红肿可外用硼酸或呋喃西林液冷湿敷,必要时还需全身应用抗菌药物。
常用治疗方案
局部治疗
足癣最安全的治疗方式是外用抗真菌药物,但缺点是易复发,常需延长疗程。
针对水疱型足癣(足部起小水疱且未破溃者)宜选用刺激性较小的霜剂或水剂抗真菌药物,如联苯苄唑乳膏等。
联苯苄唑乳膏用法为每日1次,3周一疗程。最好是晚上休息前在患处皮肤涂薄一层乳膏并轻揉促使其吸收。如用药部位出现烧灼感、红肿等情况时应立即停药,并将药物洗净;药物需避免接触眼睛和其他黏膜(如口、鼻等);对该药任何成分过敏者禁用,孕妇、对其他咪唑类抗菌药物有过敏史的患者慎用。
治疗浸渍糜烂型足癣可以用3%硼酸溶液、0.1%依沙吖定溶液等湿敷,待渗出减少时给予粉剂(如氧化锌粉、咪康唑粉等)涂抹,皮损处干燥后再外用霜剂或软膏,如盐酸特比萘芬等。
使用3%硼酸溶液时,先取4~6层纱布浸泡于该溶液中,再用镊子轻绞至不滴水为度,以此湿纱布敷于患处,每隔5分钟重新湿润纱布,连续湿敷半小时左右,每日可敷2~3次。需注意皮损面积较大尤其有糜烂时,不宜用3%硼酸溶液湿敷,以免人体大量吸收硼酸后引起毒性反应,宜改用1∶8000高锰酸钾溶液湿敷。而盐酸特比萘芬软膏建议每天涂抹1~2次,2~4周为一疗程。用药时避免接触眼睛;对该药物任何成分过敏者禁用,儿童、孕妇和哺乳期女性慎用。
针对鳞屑角化型足癣,在无皲裂症状时可以先用剥脱作用较强的制剂,如10%水杨酸软膏或复方苯甲酸软膏等使角质软化,再使用抗真菌药物;皮肤皲裂明显者,可以每次温水浸泡后局部涂油膏,再用塑料薄膜封包,外缠绷带,24~48小时后除去,然后使用抗真菌药物。
10%水杨酸软膏建议每日涂抹1~2次。该药可经皮肤吸收,不宜长期使用,也不宜大面积使用(特别是儿童、老年人、孕妇及哺乳期女性),并需关注水杨酸盐的毒性表现,如胃肠道不适、头昏、耳鸣和心理障碍等。用药时还应注意勿与其他外用治疗痤疮制剂或含有剥脱作用的药物合用。
全身治疗
对于顽固的足癣,在没有禁忌证的情况下,可以给予特比萘芬、伊曲康唑、氟康唑等口服药治疗。
临床常用的盐酸特比萘芬片,治疗足癣通常2~6周为一疗程。成人及青少年(体重>40kg)推荐服用量为250mg(1片),每天1次;儿童(体重20~40kg)推荐服用量为125mg(半片),每天1次。服用该药可能会出现轻度恶心、胃部不适、腹胀、食欲缺乏、腹痛、腹泻等消化道反应。对该药或同类药物过敏者,以及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老年人、孕妇、哺乳期女性,以及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联合治疗
如足癣合并细菌感染,考虑用呋喃西林溶液或1∶2000小檗碱溶液湿敷,严重感染者可以口服抗菌药物,如头孢氨苄胶囊、红霉素等。引发癣菌疹时应给予抗过敏药物治疗。
如何预防足癣发生或复发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防治足癣、降低其复发及减少传播至关重要。
保持足部清洁干燥 洗浴后应及时擦干趾间,穿透气性好的鞋袜;足部避免长时间浸水,趾缝紧密的人可用干净纱布或棉球夹在中间或选择分趾袜,以利于吸水通气;足跖出汗多时可局部使用抑汗剂(如6.25%~20%的氯化铝)或抗真菌散剂(如咪康唑等),保持鞋袜、足部清洁干燥。
注意个人卫生 注意浴池、宿舍等场所公共卫生情况;不与他人共用日常生活物品,如指甲刀、鞋袜、浴盆和毛巾等。
积极对因治疗 积极治疗自身其他部位的癣病(特别是甲真菌病),也需治疗家庭成员以及宠物的癣病。
饮食健康 饮食均衡健康,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抵御病菌侵袭。此外,在患病期间还应注意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或饮酒,以免瘙痒症状加重。
(作者单位:上海德达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