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话石说】备孕有法 “好孕”来临

2023-08-17   04●健康中国   中国医药报  

栏目主持人:石浩强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药剂科副主任,上海市执业药师协会副会长、理事

孕前健康对提高怀孕成功率、减少孕期并发症,以及新生儿的健康成长都有一定影响。

事实上,为了未来宝宝的健康,很多夫妻会选择备孕,即在孕前将各自的身体状况调整到最佳状态以确保优生优育。因为精子和卵子的成熟期为3个月左右,所以备孕期的时限一般为3个月。备孕期间,“宝爸宝妈”应做好孕前检查、调整体重、合理膳食、戒烟戒酒、慎用药物,并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

规范进行孕前检查

为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风险,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夫妻备孕期间规范进行孕前检查十分必要。

孕前检查主要包括血常规、尿常规、阴道分泌物、血型、乙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检查,以及TORCH检查(即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弓形虫、梅毒螺旋体等感染)和妇科超声常规检查等。此外,还可以进行精液检查、地中海贫血等遗传病的筛查。

值得一提的是,口腔检查也是女性孕前检查的重要项目之一。因为女性在受孕期间雌激素和孕激素分泌增加,会导致罹患牙龈炎和牙周炎的风险升高,而牙周炎已被证实与部分不良妊娠结果相关,如出现早产或新生儿体重较轻等。

此外,对于高风险人群(如高龄或者患有某些慢性疾病者),需要进一步进行相应检查与随诊治疗,必要时需根据检查结果决定是否暂缓备孕。

科学调整体重

肥胖或体重超标(一般指体重指数BMI值超过26)的女性应通过合理饮食,将体重调整到适宜水平,即BMI值在18.5~23.9之间。如果体重超标严重(BMI值超过28),应在受孕前减肥。临床证实,女性体重过重可能会增加孕期出现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以及巨大儿和剖宫产的风险,胎儿先天畸形的概率也会增加。反之,如果女性体重过低,可能会增加低体重儿或发生早产的风险。

因此,建议备孕期女性可在医师或营养师的指导下,科学健康地将体重调整至合适范围。

注意合理膳食

备孕期间夫妻双方应更加重视饮食健康,选择新鲜当季的食材,注重营养均衡。同时,备孕期女性还可以适当多摄入富含铁、碘、叶酸、维生素D等营养物质的食物。

如果孕前缺铁,孕妇有可能出现妊娠期缺铁性贫血,并可导致早产、胎儿生长受限等。建议备孕期女性适当多摄入动物血、肝脏及红肉等铁元素含量较高的食物。临床证实,在补铁的同时摄入维生素C可增加铁质的吸收与利用。因此,备孕时多食用西红柿、苹果、猕猴桃、橙子等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也十分有益。

世界卫生组织(WHO)明确指出,缺碘可造成儿童智力受损。孕前适当补碘可预防碘缺乏对胎儿神经系统与骨骼发育的不良影响。建议备孕期女性可规律性食用富含碘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在家烹饪时尽量使用加碘食用盐。

女性在孕前3个月就应当开始补充叶酸。有研究表明,孕早期缺乏叶酸可引起死胎、流产、胎儿脑及神经管畸形,以及眼、口唇等器官畸形等。因此,建议女性在备孕期和孕期的前12周每日补充叶酸,在多摄入如菠菜、西兰花、秋葵、芦笋、香蕉、柠檬、豆类、蘑菇等富含叶酸的新鲜蔬果基础上,还可每日再补充0.4~0.8mg叶酸营养素。

较少晒太阳、很少进行户外运动、饮食中维生素D水平较低或肥胖严重(BMI值超过30)的女性,更容易缺乏维生素D,备孕期间可在多摄入瘦肉、牛奶、鱼类、蛋黄等食物的基础上,在医师指导下选择适合的药物及时补充维生素D,为孕期做好准备。

备孕或怀孕女性大量摄入咖啡因可增加胎儿流产与低体重儿发生的概率,因此在备孕期间女性就需控制摄入咖啡因量,每日不应超过300mg。

严格戒烟戒酒

众所周知,酒精可以影响精子与卵子的发育,不利于受孕与胚胎发育,还可导致胎儿出现乙醇综合征,对胎儿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发育造成严重伤害。因此,备孕期夫妻和怀孕期女性应严格戒酒。

由于烟草中含有焦油、尼古丁等有害物质,如果备孕期间吸烟,这些有害物质在进入人体后,可能会影响精子与卵子质量,以及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导致受孕难度增加,并增加胎儿畸形的风险。因此,建议夫妻双方在孕前6个月就应开始戒烟。

谨慎使用药物

因为部分药物具有生殖毒性,在备孕期间,夫妻双方用药均需谨慎。如果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来控制某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癫痫、糖尿病、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需要提前咨询医生,对药物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如有必要应更换更为安全的药物,并在更换药物前继续使用避孕措施以免意外怀孕。

例如,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等降压药物的孕妇和计划怀孕的女性,有必要与医生讨论替代药物。因为ACEI和ARB存在一定的致畸可能,如果在妊娠早期服用会增加胎儿发生先天性异常的风险。目前,已经明确拉贝洛尔对于处于备孕、怀孕和哺乳期的高血压女性安全性相对较高,耐受性较为良好,不良反应也较小。

女性如果在备孕期间突发疾病,如普通感冒、流感、细菌感染等,需要用药治疗时应尽量选用安全的药物。如果已经使用了对受孕或胚胎有影响的药物,则应考虑延长备孕期;如果服用了有生殖毒性的药物,则应延长备孕期或者暂缓备孕。例如,常见的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属于孕、产妇禁用药物,有明确的致畸性,如果在备孕期使用了该药,则需在停药后6个月内避免受孕。

而对于备孕男性而言,还应注意避免使用会影响精子发育的药物。有研究针对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的药物说明书进行调查,对影响精子生成及成熟过程的药物进行了汇总,共有60多种药物可以损伤精子质量,包括激素类药物如达那唑、氟他胺、亮丙瑞林等,抗肿瘤药物如环磷酰胺、磷酸氟达拉滨、甲氨蝶呤等,抗菌药物如洛美沙星、呋喃妥因、氨苯砜等,抗抑郁药如盐酸氯米帕明、马来酸氟伏沙明、文拉法辛等,抗精神病药物如喹硫平等,以及秋水仙碱、磺胺嘧啶等。

很多人会忽视中药的用药风险,实际上部分中药材也具有生殖毒性,如部分虫类中药材就被列为妊娠禁忌范畴。还有研究表明,苦参碱、地龙、五倍子等具有杀精作用,紫草有避孕功能,穿心莲具有抗精子生成的功能,斑蝥可降低受孕率甚至导致胎儿畸形等。此外,一些中药中所含的棉酚可抑制精子生成,皂苷类也具有杀精的作用。

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

在备孕期间,夫妻双方还需要考虑环境因素,远离有毒有害的物质,必要时做好防护。

某些行业工作场所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如生肉有时会被细菌或寄生虫污染,如果在备孕期或者怀孕期间发生接触而感染,会严重影响受孕和胎儿发育;从事直接接触动物工作的人群,因动物身上可能会携带弓形虫,应避免备孕期发生感染。此外,有毒的化学品、辐射等更会对精子和卵子发育造成严重危害,备孕期应当尽可能避免发生接触。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