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菏泽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魁与东营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一道在一家医药企业调研。 朱晴 摄
图为菏泽市市场监管局与东营市市场监管局座谈交流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经验。 朱晴 摄
图为菏泽现代医药港外景。菏泽市市场监管局供图
□ 付佳
春光明媚,万物复苏,齐鲁大地上处处升腾着希望。
位于菏泽鲁西新区的山东了未元制药有限公司智能中药煎煮生产线正在紧张地运转着。这是全国为数不多的传统中医药“一人一方”工厂化生产企业。
距离菏泽城西3公里的山东步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步长制药),其宣肺败毒颗粒生产线正在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
…………
从2018年生产总值刚破3000亿元、全省排名第十三,到2022年生产总值达到4205亿元、全省排名第八,菏泽实现由“全省垫底”到“跻身中游”的跨越,成为山东发展速度最快、潜力最大的城市之一。生物医药产业作为菏泽市全力打造的“两大核心产业”之一,以及菏泽“231”特色产业的首选,在城市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数据显示,近三年,菏泽市生物医药产业产值、利税年均增幅超过20%,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幅超过50%。2022年,菏泽市规模以上生物医药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30亿元。
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三级跳”?菏泽的答案是:科学规划,倾力打造生物医药产业新格局;多措并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筑巢引凤;协同发展,科技、产业、人才同频共振。
科学规划
倾力打造生物医药产业新格局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石,也是菏泽力争“后来居上”的支撑。菏泽生物医药产业起步于2003年,经过多年的接续发展,产业门类齐全、体系完整,规模总量一直居全省前列,具备进一步做大做强的基础和条件。
如何进一步做大做强?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化、园区化发展必不可少。然而,如何破解产业园区同质化竞争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难题?菏泽用生动实践展示了破解之道——科学规划,错位发展,打造发展新格局。
为了更好地发展菏泽生物医药产业,菏泽市把搭建聚变式增长的基本框架放在首位,科学规划、倾力打造以现代医药港和鲁西新区、定陶、鄄城、郓城生物医药产业园为主,单县、东明县、曹县、成武县生物医药产业园为辅的“一港四园、多点支撑”的新发展格局,实现全产业链协调、互促发展。
“一港四园”是菏泽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一港”是指菏泽现代医药港(以下简称医药港),医药港从2020年8月开始谋划,并于当年施工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医药港对标国内先进,运用前沿理念,建立产业发展、园区建设投资基金,采用“管理服务中心+公司”模式的市场化运作,主要发展科研孵化、上市许可持有人总部经济。
2020—2022年,医药港从无到有、由小变大,迸发出强大的磁吸力,签约项目40余个,其中不乏基因工程、创新药研发等高科技项目,申报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1类新药达6个。
“四园”是菏泽鲁西新区、定陶区、鄄城、郓城四个专业园区,分别发展大健康、原料药+制剂、医药中间体、医药辅料和包装材料,项目建设优势互补,园区建设各具特色。
鄄城生物医药园区的山东睿鹰制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睿鹰制药),建成了世界第一条医药全产业链柔性化智能制造共享平台,将生物制药所有生产模块分解为109个标准化制造单元,打破传统原料药生产“一品一线”瓶颈,可承接全球CDMO订单。目前,鄄城园区已吸引20余家企业进驻孵化。郓城生物医药园区通过国有郓随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土地入股、联合成立项目公司的形式,落地建设了投资16亿元的菏城生物医药原料药、高级中间体项目和投资3亿元的智汇医药项目。项目从签约到落地仅用了20天的时间,建成投产后可打破国外对二甲基砜(MSM)生产技术的垄断,填补国内空白。
“一港四园”发展如火如荼,单县、东明县、曹县、成武县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区也毫不逊色。东明县大力发展虎杖种植业,种植面积达1.3万亩,就地采收、就地提取;孵化了全球最大的白藜芦醇生产基地,年产300吨,产量占全球市场的85%。2022年,东明县、成武县生物医药产业营收更是猛增70%以上。
一个好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点;一批好项目,就会形成一个新的增长极。菏泽市委、市政府把招商引资作为扩大产业规模的关键一招,深入实施生物医药产业“补链、强链、延链”工程,全力以赴抓招商、稳生产、扩投资;锚定“千亿级产值、百亿级税收”目标,聚焦医药科研孵化、医药制剂、高端医疗器械、医美健康等领域,制定《生物医药产业链招商重点企业手册》,发挥行业协会、商会、行业专家“桥梁”作用,大力实施登门招商、以商招商、基金招商、云招商。
菏泽市紧盯国内外医药领航企业、重点实施项目,实施“月调度、季通报、半年总结分析、年终考核评价”督促落实机制,千方百计招引知名药企落地菏泽,吸引医药创新成果落地转化。鲁西新区积极构建全员招商格局,领导干部带头招商,不遗余力;定陶区绘制“招商地图”,围绕“链主”企业,精准对接上下游企业,成功招引道尔医药、普洛药业等优质项目落地建设。
多措并举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一个地区的产业发展离不开好的营商环境。近年来,菏泽市相继出台《关于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意见》《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八条意见》《服务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15条》《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17条》等惠企政策措施,建立“菜单式”集成服务机制,深入开展“助企护企”活动。面对企业提出的困难和诉求,慎说“不”,研究“可”,力争“能”,累计帮助企业解决困难问题500余个,极大提振了企业投资发展信心。
睿鹰制药是国内头孢类药物的老牌制药企业,曾因银行抽贷,生存岌岌可危。为挽救企业,菏泽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挂帅,分管副市长及多部门参与,采取协商重组方式,仅用时4个月就帮助睿鹰制药卸下担保包袱。而睿鹰制药也如愿拿到国家集采“入场券”,其生产的头孢呋辛钠和头孢曲松2个药品成功中选,一举拿下66亿元的大订单。
在助力老牌企业“浴火重生”的同时,菏泽市坚持把转变观念、优化服务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保障,在全省首创“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市县联动”等系列机制,实行全流程代办,全力做好服务,打造最优“投资地”。
在定陶区山东二叶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二叶制药)洁净的生产车间内,一瓶瓶原料药依次“走”下自动生产线。望着眼前井然有序的生产场景,二叶制药副总经理唐鹤鸣颇为感慨。
“基于对山东、对菏泽营商环境的认可,苏州二叶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州二叶)投资5亿多元的项目,从徐州转回菏泽。”唐鹤鸣介绍,为了“迎接”这个大项目,二叶制药项目所有单体工程建设早在2019年年底就已全部完成,1000余台/套生产设备陆续进厂,只等完成药品批准文号转移就可以投产了。然而药品批准文号跨省转移并非易事。“没有药品批准文号就没法生产,前期投资可能就会打水漂。”当时,药品批准文号转移成为唐鹤鸣最担忧的事。
“一般审批程序须对每个药品批准文号单独受理,企业试生产后才可申报。”菏泽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魁说。为帮助企业完成药品批准文号跨省转移,菏泽市市场监管局第一时间向山东省药监局汇报。山东省药监局迅速进企业开展调研,与菏泽市市场监管局先后召开5次专题会议研究会商,开展32次上门办公,提出容缺受理的总体解决方案。
为最大限度地节省审批时间,山东省药监局对所有药品批准文号打包“捆绑”集成受理,把核查、检验前置,安排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专人等候收取样品,与企业试生产同步推进,并多次邀请相关专家现场指导,帮助尽快完成各项验证和质量研究,打出审批“组合拳”,最终65个药品批准文号在短时间内全部完成附条件审批。
“终于可以生产了。”唐鹤鸣那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这次药品批准文号转移,让我们看到了菏泽市和定陶区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决心,以及山东省药监局和菏泽市市场监管、工信等部门帮助企业解决难题的能力和水平。”二叶制药相关负责人坦言。事实上,二叶制药在定陶建厂之初,菏泽市和定陶区政府就给予很多关心和指导,山东省药监局及菏泽市市场监管等部门进行跟进服务,派出专人驻场梳理工作流程,制定工作计划,帮助企业在短时间内完成规划、立项、报批等手续,帮助解决厂房选址、供电等具体问题……
二叶制药的顺利投产,只是山东省及菏泽市积极优化营商环境,相关部门主动服务企业的一个缩影。
新冠疫情期间,抗疫药品一度告急,步长制药生产的抗疫中药“三方”之一宣肺败毒颗粒需求大增,企业能否快速扩产,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全国抗疫大局。
得知这一情况,山东省药监局与菏泽市市场监管局相关人员迅速赶到步长制药,现场调研扩产需要解决的问题,制定扩产计划表、路线图,明确每个环节的责任人,并将每个环节推进时间精确到小时。最终,在山东省药监局、菏泽市市场监管局多方协调、全程指导、跟踪服务下,步长制药仅用20天就完成中等变更、扩大产能。
“山东省药监局与菏泽市市场监管局积极协调多个相关部门交叉受理办理,帮助我们利用新厂条件短时间内完成了增产扩能。”步长制药相关负责人介绍,企业扩产后,宣肺败毒颗粒日产能由原先的28万袋提高到70万袋。
协同发展
科技、产业、人才同频共振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近年来,菏泽市委、市政府锚定生物医药核心产业,在规划布局、平台打造、人才引进、技术设施配套等方面高标准推进,创新性地走出一条“人才链、科技链、产业链‘三链’融合”的发展路子,通过实施搭建一个平台载体——生物医药科创中心,聚焦一批海内外生物医药高端专家,推动一批原创性高端项目研发,促成一批优秀科技成果转化等组合拳,推动“三链”同频共振、协同驱动,使打造高端生物医药创新策源地的目标从蓝图变成现实。
“科技链”赋能引领。菏泽市投资5.2亿元,高标准建设菏泽市生物医药科创中心,包括30余个研发共享实验室、公共检测中心、院士及高端专家工作站,集聚科技创新和人才要素;在北京大兴生物医药基地、上海张江药谷、苏州工业园区、南京中国药科大学园区建立了创新药、首仿药及医药高技术研发中心,以小资本股权投资、项目合伙等灵活模式孵化创新药和首仿药;出台《菏泽市人民政府关于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意见》,鼓励企业开展关键技术攻关、设备升级改造、成果产业化,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大扶持力度,加强调度,积极培育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成长潜力的中小型高技术成长型企业。
“人才链”提质升级。菏泽市紧紧围绕产业链做强人才链,以人才一体化发展“先手棋”擘画菏泽后来居上“大棋局”。围绕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健康快速发展,菏泽市创新提出“飞地”人才理念,以“生物医药科创中心”为载体,在上海、苏州、北京等地建立高端“人才飞地”,通过“平台引项目、项目带团队、团队带人才”的创新模式,柔性引进高端人才300余人。
此外,菏泽市还面向高校引进高端人才,先后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大学等8所高校院所签订人才引进、培养、合作协议,柔性引进孙燕院士、张卫东教授、刘伟治教授等一批专家学者入驻生物医药科创中心担任客座教授,实地进行实验指导;菏泽多家重点生物医药企业聘任菏泽学院10名专家教授担任科技副总。
与此同时,菏泽市还规划建设菏泽生物医药职业技术学院,设置生物制药技术、医疗装备与安全、康复治疗技术、中药材加工4个专业群16个专业。该学院是全市生物医药产业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的民办高职院校,建成运营后将为全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蓄积后发优势,提供强有力的专业技术人才支撑。
紧扣“产业链”打造“人才链”,建强“人才链”支撑“产业链”。菏泽生物医药产业的人才优势正持续转化为创新优势、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
“突破菏泽,鲁西崛起”,自2004年山东省提出这一战略目标,已经过去18年。在此期间,菏泽市生物医药产业呈现裂变式增长。菏泽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市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杨晓锋表示:“菏泽市市场监管局将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和山东省药监局指导帮扶下,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和自身优势,努力推动生物医药产业更好更快发展,为菏泽后来居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举目已是千山绿,宜趁东风扬帆起。菏泽生物医药产业高歌猛进的发展历程,已熔铸为最坚实的路基,为菏泽打造“工业强市”贡献巨大力量。其时已至,其势已成。菏泽剑指千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