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血液制品发展与临床应用蓝皮书

2022-08-26   04●读书   中国医药报  

扫描二维码查看图书详情


本书详细描述了血液制品的定义与功能、分类与发展、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全面总结了国内外血液制品(含重组)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临床合理应用与循证评价等内容,并对血液制品(含重组)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本书能够提高医务人员及血液制品从业人员对血液制品行业和血液制品的认识,为决策制定者制定新的政策和举措提供参考,以促进血液制品行业的长远发展,并最终使患者受益。

主编视角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药学部主任 赵志刚

非常荣幸能够参与《中国血液制品发展与临床应用蓝皮书》的编写工作。

在过去一年里,我深入学习了解了我国血液制品的发展,并与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国家药典委员会的专家和来自全国10个省市26家医院的百余位一线医师和药师组成编写团队。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历经启动、中期、定稿三个阶段,最终完成本书的编写工作。

本书分别从血浆原料潜在的病毒风险与安全性管理、 血液制品制备的病毒灭活工艺简介、不同血液制品的质量标准、血液制品的不良反应与药物警戒回顾四个方面,介绍了血液制品治疗标准与安全性管理,全面介绍现有血液制品安全性体系、病毒去除/灭活工艺,提高药学、临床从业人员对于血液制品安全性的认知。

血液制品是所有药学人员既熟悉又陌生的一类药品,系统完整的学术交流资料较少。希望本书的出版,可以让药学工作人员从中全面了解血液制品的制备、质量控制、临床使用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等相关内容,为开展血液制品的临床合理应用与循证评价工作,提高我国药学专业人员对血液制品的研究水平发挥积极作用。

祝贺《中国血液制品发展与临床应用蓝皮书》正式出版发行,并期待得到各位读者对本书的反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副所长 张晓辉

我有幸参与了《中国血液制品发展与临床应用蓝皮书》一书的编写工作,在深入学习血液制品相关临床知识的基础上,与各位专家、同仁一起切磋打磨书稿,获益匪浅。

本书全面阐述了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血液制品的上市情况,介绍了白蛋白类、免疫球蛋白类、凝血因子类、蛋白酶抑制剂类、抗凝蛋白类和重组类血液制品的临床应用范围和最新发展趋势。同时还基于150家医院的调研数据,分别研究、总结各血液制品在不同科室/疾病的使用剂量和持续时间,并就我国血液制品临床应用的趋势进行了前瞻性分析。

血液制品是临床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类药品,其治疗价值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已被普遍接受和认可。《中国血液制品发展与临床应用蓝皮书》的出版,为开展与血液制品有关的临床研究和学术交流提供了全面、可靠的资料。书中关于各种血液制品的临床使用指南、共识与质量评价等内容,特别推荐大家认真阅读、系统学习。

祝贺《中国血液制品发展与临床应用蓝皮书》正式出版发行,也期待广大临床工作者在血液制品临床研究和应用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企业视角

上海莱士血液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营销中心总经理 张良斌

我国血液制品行业起步较晚。血液制品产品数量少、临床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等问题亟待解决。

《中国血液制品发展与临床应用蓝皮书》专门设立章节阐述血液制品(含重组)的临床使用现状、临床合理运用及循证评价等内容,探讨了我国血液制品研究和应用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机遇,并从血液制品的临床应用指南与质量评价维度思考,评价各类血液制品现有的循证证据质量,并做出客观评价,为临床合理、规范使用血液制品提供了有力支撑。

由于血液制品起源于输血医学,大多数药学人员对于血液制品领域的知识相对陌生。本书从血液制品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方面分析了血液制品的安全性,介绍了全球在研的血液制品(包括新产品、已上市产品的新应用),并前瞻性地分析了我国血液制品应用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应用血液制品提供参考。本书可作为全国医疗、医药行业从业人员学习、了解血液制品研究和应用的参考资料。

非常荣幸我司能够参与本书的编写工作,希望本书的出版发行能促进血液制品产业的健康发展,促进血液制品临床合理使用,为有志于发展血液制品行业或对血液制品知识感兴趣的人士打开一扇窗。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