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典名方100首研究概要

【之三十四】

2022-08-19   04●中医药   中国医药报  


槐花散

【出处】《普济本事方》(宋·许叔微)“治肠风脏毒,槐花散。”

【处方】槐花(炒),柏叶(杵烂焙),荆芥穗,枳壳(去穰细切,麸炒黄)。

【制法及用法】上修事了,方秤等分,细末,用清米饮调下二钱,空心食前服。

【剂型】散剂。

【同名方剂】槐花散(《洁古家珍》);槐花散(《医方考》);槐花散(《疡科选粹》卷五);槐花散(《汤头歌诀》);槐花散(《医方论》);槐花散(《医宗金鉴》卷四十)。

历史沿革

1.金·张元素《洁古家珍》,槐花散

[组成]青皮、槐花、荆芥穗各等分。

[主治]治血痢久不止,腹中不痛,不里急后重。

[用法用量]水煎,空心热服。

2.明·吴昆《医方考》,槐花散

[组成]槐花(炒)、侧柏叶、荆芥穗、枳壳(麸炒)等分。

[主治]肠风、脏毒下血,此方主之。

[用法用量]共为末,每服三钱,空心下。

3.明·陈文治《疡科选粹》卷五,槐花散

[组成]槐花,荆芥,枳壳,艾叶。

[主治]痔漏,或肛门肠肿流脓血,其痛如割不可忍,及肠风下血。

[用法用量]上以水煎,入白矾量许,先熏后洗。

4.清·汪昂《汤头歌诀》,槐花散

[组成]槐花,侧柏(叶),黑荆(芥),枳壳。

[主治]治肠风,宽肠凉血逐风功。

[用法用量]为末等分米饮下。

5.清·费伯雄《医方论》,槐花散

[组成]槐花(炒),侧柏叶(杵),荆芥(炒黑),枳壳(炒)。

[用法用量]等分为末,每三钱米饮下。

现代研究

1.药理作用

相关研究证实,槐花散具有抑菌作用。

2.临床应用

内痔出血 62例Ⅰ期内痔出血患者予槐花散治疗,药物组成:槐花、侧柏叶各12g,荆芥、枳壳各6g。每日1剂,分3次服用,1周为1个疗程。Ⅰ期内痔出血患者总有效率为100%,高于槐角丸组的87.1%(P<0.05);Ⅰ期内痔出血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5%,低于槐角丸组19.4%(P<0.05)。

溃疡性结肠炎 仙方活命饮合槐花散加减治疗31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两组均给予内科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仙方活命饮合槐花散加减治疗,处方:金银花30g,当归、乳香、陈皮、白芷、防风、穿山甲、皂角刺、贝母、侧柏叶、炒荆芥、枳壳各10g,赤芍药、天花粉各12g,槐花20g,丹皮15g。加减:热甚者加黄柏12g;脓血便较多者加赤石脂18g;里急后重明显者加白芍10g;腹痛甚者加茴香10g。每天1剂,水煎取汁450ml,分3次口服。对照组加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每次0.8g,每天3次。两组均治疗8周后,Sutherl and疾病活动指数积分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32%,对照组为7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完全缓解的患者半年复发率为9.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P<0.05)。

此外,医学专家对幼儿肛裂、皮肤病等疾病采用槐花散、槐花散加减等治疗,效果较好。

由于篇幅有限,本文仅对槐花散相关研究情况作简短介绍,详情请见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的《经典名方100首研究精要》。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