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CXO行业发展历程

2022-07-25   08●资本·市场   中国医药报  

CXO行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其基础是Charles River Laboratories等公司成立,并在广泛的科学领域提供动物供客户进行实验。20世纪60年代,FDA制定《科夫沃-哈里斯修正案》等,以加强对在美上市药物的监督和审批,增加制药公司对其化合物进行系统性测试的需求,毒理学、临床前测试等需求日益提升。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CRO(合同研究组织)行业初具雏形。在这一阶段,美国卫生支出持续较快增长,推动新药研发需求持续增加。随之而来的药物研发竞争的加剧,对新药研发质量和效率的要求不断提高,为CRO行业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土壤。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CRO行业处于初期成长阶段,彼时CRO公司的主要作用是承接药企在内部研发产能饱和时外溢出来的研发需求,是补位者的角色,其订单需求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在这一阶段,CRO公司主要承接非核心研发项目。但后来随着研发外包的发展,CRO的角色逐渐转变,药企也开始重视CRO的作用,将新药研发成本由永久性内部资源成本转变成由需求驱动的临时可变成本。昆泰、PPD等CRO企业陆续成立,CRO企业的业务类型也由临床前研究服务延伸到临床研究服务。

1990年以后,CXO行业进入发展期,行业渗透率快速提升,龙头公司开始进入快速扩张阶段。同时,海外CXO龙头公司陆续上市,获得资本市场的助力,为其并购和产能投入提供支持,龙头公司的市场地位持续提升。2000年后,海外CXO头部公司仍在持续扩张。以Parexel为例,其布局从欧洲转向全球,全球服务体系逐渐完善。同时,随着创新药市场发展、新技术的持续涌现,海外CXO头部公司通过并购等多种方式持续调整战略重心。例如,Lonza的布局从小分子转到生物药,再到抗体偶联药物,目前还布局了细胞基因治疗CDMO赛道。 (兴业证券供稿)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