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防治 , 抑郁阴霾快走开

2022-03-02   04●健康中国   中国医药报  

□ 韩振蕴 胡玉立

“我经常莫名其妙地想哭,打不起精神” “我尽管努力休息了,但依然觉得很疲惫,光是日常生活我就已经很累了”“我会突然心慌、憋气、恐惧,但检查身体没问题”……出现这些症状时,要当心,你可能存在抑郁障碍性疾病。

抑郁症是一种可由多种原因引起,产生与其处境不相称的情绪低落、精力下降、兴趣感下降为主的精神障碍性疾病,可能伴有不同程度的躯体症状,严重时会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多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大多可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抑郁症具有高患病率、高疾病负担、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报告显示,全球抑郁症发病人数高达3.22亿,预计抑郁症将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第二大致死疾病。2019年有调查显示,我国抑郁症终身患病率达3.4%,自杀率高达15%~25%。抑郁症如此可怕,我们应该如何有效地防治呢?

科学预防为根本

准确识别症状

要想科学预防抑郁症,首先需要学会正确识别抑郁症的典型症状。

抑郁症常见的表现主要包括精神症状和身体症状,可以简单记为“三低、四自、五征”。其中,“三低”是指情绪低落、思维迟钝、行为缓慢,“四自”是指自卑、自责、自罪、自杀,“五征”是指懒、呆、变、忧、虑。“五征”中的“懒”是指无原因的渐渐变得懒散无能,自觉疲乏无力,甚至连简单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都懒于应付;“呆”是指动作减少,行动呆木、被动,思维迟缓,记忆力和注意力下降,因为不想交流、表情木讷而给人一种“呆”的表象;“变”是指患病前后有明显的情绪及性格改变,判若两人;“忧”是指忧郁悲观,意志消沉,无信心和活力,万念俱灰;“虑”是指多思多虑,焦躁不安,胡思乱想,坐立难安,或是一筹莫展,同时伴有自卑情绪,多数患者的症状犹如焦虑症。同时,“狡猾的”抑郁症还有可能表现出不典型的躯体症状,如睡眠异常、性欲减退、身体无力、疲倦、食欲改变、不明原因疼痛等。

积极自我调整

确诊抑郁症之前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即从可自行恢复的“抑郁情绪”到亚健康状态下的“阈下抑郁”,最终发展成明确诊断的抑郁症。预防抑郁症要学会使用有效的手段,及时根据自身情况科学调整。

科学就医 当有疑似抑郁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帮助。可前往正规医院相关科室,如心理科、神经内科、睡眠障碍科、精神科等,详细陈述自身状况和病史便于医生精准有效诊疗。切勿害怕去医院或者擅自服药。当患有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肾病、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血液疾病和风湿免疫疾病时,应积极治疗,调整心态,避免长期患病导致抑郁的发生或诱发抑郁的加重。

及时疏导 健康人群受到刺激产生不良情绪是一种正常现象,不需要过度恐慌,可以采用转移关注点、寻求朋友和亲人的安慰关心等方法缓解情绪。对于有抑郁倾向的人群,家人和朋友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关心和安慰,耐心倾听他们的诉求,使其合理需求得到及时满足,帮助他们建立起治愈的信心。同时还可以帮助他们适当培养兴趣爱好,比如做填色游戏,练习书法、绘画等,并鼓励他们参加聚会沙龙等活动,敞开心扉,多与人交流。

健康饮食 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可通过神经、免疫、内分泌等途径参与肠道和大脑的双向调节,因此调节肠道微生物平衡在防治抑郁症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健康饮食对于改善肠道微生物健康尤为重要,鼓励多食用具有抗氧化作用、对肠道菌群有正向调节作用的食物,如益生菌、大豆、绿茶、蓝莓、石榴和蜂蜜。同时水果、蔬菜、全谷物和豆类中富含的膳食纤维也有利于提高肠道菌群的丰富度和多样性。

积极锻炼 研究证实,锻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抑郁症的发生。瑜伽可以通过改善人的生理、心理、情感和精神状态,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抑郁状态。另外,球类运动如乒乓球、羽毛球、排球等需要相互协同配合的集体运动项目,能促使人敞开心扉,与人交流,有利于缓解压力,改善抑郁情绪。而有氧运动,如跑步和健美操等,可以释放情绪,提高大脑的兴奋度,消除疲劳,进而缓解抑郁焦虑情绪。

规范治疗是关键

如果被诊断为抑郁症,也不需要过分担忧,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当的方法治疗。

西医治疗

抑郁症治疗分为急性期(8~12周)、巩固期(4~9个月)和维持期(视情况)三个阶段。抑郁症是高复发性疾病(复发率>50%),通常需要维持治疗以防止复发。对于是否维持治疗以及维持期的长短,需严格遵医嘱。

常见的抑郁症治疗药物有舍曲林、艾司西酞普兰、帕罗西汀、文法拉辛、度洛西汀、安非他酮、米氮平等。抗抑郁药可有效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但同时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具体药物的使用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中医治疗

中医药物治疗 中医治疗抑郁症具有悠久的历史,并且近年来在预防抑郁发生、延缓病程、提高西药疗效、降低副作用等方面取得良好进展。抑郁症在中医中被称为“郁证”,依据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郁证可分为实证和虚证。实证常见为肝气郁结、气郁化火、痰气郁结等,虚证常见为心神失养、心脾两虚、心肾阴虚等。中药中含有多种多样的化学成分,不同化学成分的协同可更加有效地发挥抗抑郁作用。

中医心理治疗 中医心理疗法在治疗抑郁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包括情志相胜、顺情从欲等疗法。情志相胜法是根据中医五志相胜的原理,即“悲胜怒、恐胜喜、怒胜思、喜胜忧、思胜恐”;顺情从欲法则是给患者酷好之物,或急需之物,或钟爱之人,或一生未见之物,或契慕之人以及常乐为之事,以调节患者情绪。

中医五音疗法 根据中医五行对应五音的理论,古人便提出五音可治病。忧伤可听商音,如《慨古吟》《长清》等;愤怒可听角音,如《江南好》《庄周梦蝶》;惊恐可听羽音,如《鹤舞洞天》《忆故人》等;妄喜可听徵音,如《洞庭秋思》《关雎》等;过思可听宫音,如《高山》《梅花三弄》等。

中医传统功法 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中医养生功法,可通过疏通经络、活络筋骨、充养五脏,有效改善体质和抑郁情绪及其并发症状。太极拳是一种内外兼修、刚柔并济的中国传统拳术,不仅能强身健体,更注重对“精气神”的培养,可有效调治抑郁症;八段锦作为古老导引术,动作舒展,柔和按摩腹腔脏器,可有效改善神经体液调节和血液循环,进而舒展情志。同样,作为中医养身功法的五禽戏和易筋经也对改善抑郁情绪有可观疗效。

中医针灸疗法 自古以来就有针灸治疗抑郁症的病例,主要分为头针和腹针两种。头针主要取百会、印堂和神庭等穴位;腹针多取气海、关元和天枢等穴位。选穴根据辨证论治,多以提升阳气、推动气血、理气解郁、调理情志为主。

中医药膳调理 药膳是指根据中医药理论,药食结合,发挥保健与治未病的作用。临床上,百合鸡子黄、甘麦大枣汤等药膳经方广泛用于治疗抑郁症。食物和药物一样具有升降浮沉特性,组膳也要遵循君臣佐使,辨证论治,切不可盲目食用。当今社会压力大,易形成肝气郁结、气机不畅之证,表现为常叹气、胸胁痛、情绪不佳、易着急生气等,可采用玫瑰参茶疏肝解郁、理气畅中;还有一些患者伴有失眠、睡眠浅以及入睡困难等症状,可使用百合鸡子汤,养心安神,改善睡眠。

综上所述,对于抑郁患者,防治结合至关重要。在出现抑郁情绪时,要积极从饮食、锻炼、心理等方面调整;发现有抑郁症状时,应主动就医,及时调理;当确诊抑郁症后,可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同时患者和家属要树立信心,积极配合,争取尽早走出抑郁症的阴霾。

(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