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H基础知识500问】Q2分析方法的验证(上)

2022-02-21   06●研发智药   中国医药报  

问 分析方法验证是很多分析研发人员和质检员都会涉及的工作内容,什么是分析方法验证?

答 分析方法验证的核心是实验室通过试验设计和测试,证明被验证的方法适用于该方法拟定的检测用途。方法验证主要由方法建立者进行,由于大部分药品质量控制方法是由生产企业建立,因此方法学验证的工作大部分是由企业的分析方法研发部门来进行。方法验证在分析方法建立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质量研究和质量控制的组成部分。只有经过验证的分析方法才能用于控制药品质量,因此方法验证是制订质量标准的基础。

问 为什么要进行分析方法的验证这一过程呢?

答 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首先,保证药品安全、有效、质量可控是药品研发和评价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其中,对药品进行质量控制是保证药品安全有效的基础和前提。为达到控制质量的目的,需要多角度、多层面来控制药品质量,也就是说要对药品进行多个项目测试,来全面考察药品质量。每一测试项目可选用不同的分析方法,为使测试结果准确、可靠,就必须对所采用的分析方法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行性进行验证,以充分表明分析方法符合测试项目的目的和要求,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对方法进行验证。

问 药典上对于一种药品有很多检测指标,什么样的分析方法需要验证?

答 最常见的需要验证的分析方法有4种,分别是:鉴别试验、杂质定量试验、杂质控制的限度试验和原料药或制剂中活性成分以及制剂中选定组分的定量试验。鉴别试验是为了验证样品中某种被测物的特性,一般通过将样品的性质与标准物质的性质进行比较来实现;杂质试验可以是样品中杂质的定量试验或限度试验,定量试验所需论证项目与限度试验有所不同,用于限度试验的分析方法验证侧重专属性和检测限;用于定量试验的分析方法验证强调专属性、准确度和定量限;含量测定是为了测定样品中分析物的含量。在该指导原则中,含量测定是指原料药中主成分的定量测定。

问 对于这些方法,有哪些验证的指标?

答 典型的验证指标有:准确度、精密度、专属性、检测限、定量限、线性和范围。

准确度是指真实值或认可的参考值与测量值之间的相近程度。原料药含量测定的准确度可用以下3个方法来测定:用该分析方法去测定已知纯度的被分析物(如参比物质);将预定的分析方法的结果与另一个性能良好的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后者的准确度是已知的;可以从已经建立的精密度、线性和专属性项中推导准确度。制剂的含量测定的准确度也可用以上方法的类似方式来测定。

精密度指的是规定条件下对同一均质样品多次取样进行一系列检测的结果的一致程度。精密度可以从三方面考虑:重复性、中间精密度、重现性。

专属性是指在一些可能存在的组分如杂质、降解产物、基质等的存在下,一种分析方法对被测物准确可靠测定的能力。在鉴别、杂质测定和含量测定的方法学论证中应进行专属性研究。另外,一般一种分析方法不太可能对某一特定的被分析物具有专属性(完全识别),在此情况下,建议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分析方法以达到能识别的水平。

检测限是指某一分析方法的检测限度是样品中的被分析物能够被检测到的最低量,但不一定要准确定量。

定量限即某一分析方法的定量限度,是指在合适的准确性和精密度下,能够定量测定样品中被分析物的最低量。它是样品中含量低的化合物定量测定的参数,特别适用于杂质和(或)降解产物的测定。

线性是指在给定的范围内检测结果与样品中被测物的浓度成比例关系的能力。线性应该可通过被测物浓度或含量的信号图做出直观评价。如果存在线性关系,测试结果应该通过合适的统计方法来评价。

分析方法的范围是指在样品中被测物的较高浓度和较低浓度之间的一个区间,并且已证实在此区间内,该方法具有合适的准确度、精密度和线性。指导原则中也有列出某些情况下最小的验证范围:对原料药或成品的含量测定:一般应在测试浓度的80%~120%;对含量均匀度检查:应在测试浓度的70%~130%,超出此范围应有正当理由,主要是根据剂型的特点;对于溶出度测试:应为规定范围的±20%;对于杂质检查:应为杂质报告水平至规定限度的120%。

(摘编自《ICH基础知识500问》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