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树英
2022年是农历壬寅虎年,在中医药书籍中,有一些正名、别名中带有“虎”字的中草药及其应用验方,让我们来认识一下。
◆上山虎 出自《中华本草》,又名金牛母、鸟不踏、马药,为冬青科植物榕叶冬青的根。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功能。主治肝炎、跌打肿痛。
验方举例
《中华本草》:取根9~15g,煎汤内服,主治肝炎。
《分类草药性》:取鲜根茎10~20g捣烂,酒炒外敷,治跌打肿痛。
◆下山虎 见于《中华本草》,又名小叶石仙桃,来源为苦苣苔科植物广西芒毛苣苔,以全株入药。具有止咳祛痰、清热解毒之功能。主治咳嗽、坐骨神经痛、关节炎。
验方举例
《中华本草》:取全株干品5~15g煎汤内服,主治咳嗽。
《江西民间草药》:全草鲜品20~30g,捣敷或浸酒敷,主治坐骨神经痛和关节炎。
◆搜山虎 出自《中药大辞典》,又名搜山黄,为秋冬采收茄科植物新莨菪的根切片晒干入药。具有祛风解表、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等功能。主治风寒感冒、风湿痹痛、龋齿痛、跌打肿痛、骨折、毒蛇咬伤。
验方举例
《中药大辞典》:搜山虎根片1~5g,生嚼吃,治风寒感冒。
《云南中草药》:搜山虎根片10~20g,泡酒一斤,每次五至十毫升,日服二次,治跌打损伤、关节炎、瘫痪。
◆爬山虎 出自《全国中草药汇编》,又名走游草、藤五甲、红五加、五爪金龙,来源为葡萄科崖爬藤属崖爬藤,以全株入药。具有祛风活络、解毒除湿、活血止痛之功能。主治跌打损伤、风湿麻木、关节筋骨疼痛。
验方举例
《全国中草药汇编》:爬山虎干品10~15g,煎汤或浸酒内服,治风湿麻木和关节筋骨疼痛。
《四川中药志》:爬山虎草叶适量,炕干打粉,干撒患处,用麻油调擦,主治黄水疮。
◆出山虎 见于《中华本草》,又名边耳草,来源为茜草科植物爱地草,以全草入药。具有消肿排脓、散瘀止痛功效。主治痈疽肿毒、跌打伤痛、毒蛇咬伤。
验方举例
《中华本草》:出山虎干品10~15g,煎汤或浸酒内服,治跌打伤痛。
《云南中草药》:出山虎鲜品适量,捣烂外敷,主治痈疽肿毒或毒蛇咬伤。
◆水老虎 出自《全国中草药汇编》,又名野香芹、水芙蓉、方茎水芙蓉,来源为唇形科植物水老虎,以全草入药。具有行气止痛、散瘀消肿之功能。主治毒蛇咬伤、疮疡肿毒、湿疹和跌打瘀肿。
验方举例
《全国中草药汇编》:鲜全草适量捣烂,加酒适量,内服少许,或外擦患处,主治跌打瘀肿。
《中华本草》:干全草10~15g煎汤内服,主治疮疡肿痛、湿疹和毒蛇咬伤。
◆石老虎 出自《全国中草药汇编》,又名石参、岩五加、石丁香,来源为茜草科植物石老虎,以根和全草入药。具有壮筋骨、除湿止痛、利水解毒功能。主治营养不良性水肿、跌打损伤、湿疹、肾虚和腰痛。
验方举例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老虎干根5~10g,煎汤内服,治肾虚腰痛。
《云南中草药》:石老虎鲜草15~20g捣烂外敷,治跌打损伤、湿疹。
◆黑老虎 出自《中华本草》,又名风沙藤、钻骨风、红外消、鸡肠风、红火风藤,来源为五味子科植物黑老虎,以根及蔓茎入药。具有行气止痛、祛风活络、散瘀消肿之功能。主治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急性胃肠炎,风湿性关节炎,跌打肿痛,痛经,产后瘀血腹痛。
验方举例
《全国中草药汇编》:黑老虎干根15~25g,水煎服,或3~5g研粉内服,可治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急性胃肠炎。
《中华本草》:黑老虎藤茎9~15g,煎汤内服,治产后瘀血腹痛或疝气痛。
《中药大辞典》:黑老虎藤茎适量,研末撒或捣敷,或煎水洗,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和骨折。
◆红老虎刺 见于《全国中草药汇编》,又名红楤木、棘茎楤木,来源为五加科植物红老虎,以根入药。具有活血破瘀、祛风行气、清热解毒功能。主治跌打损伤、骨折、骨髓炎、痈疽、风湿痹痛和骨痛。
验方举例
《中药大辞典》:红老虎刺的根茎100g,加猪前蹄1只,煮熟,冲黄酒,吃肉喝汤,治风湿性关节炎。
《中华本草》:红老虎刺的根茎9~15g,煎汤或泡酒内服,治风湿痹痛或跌打肿痛。
◆虎头蕉 出自《中药大辞典》,又名金线莲、金蚕、金石松、金不换,来源为兰科植物虎头蕉,以全草入药。具有祛风气、舒筋、养血,以及入肝、脾、肾三经之功能。主治腰膝痹痛、吐血、血淋、遗精、肾炎、小儿惊风、妇女白带。
验方举例
《闽东本草》:虎头蕉全干草10g,老母鸡1只,黄酒半斤冲炖服,治风气膝痛。
《舟车经验方》:虎头蕉全干草20~30g,入锅内炒干存性为末,黄酒调服,治血淋、白带、吐血。
◆老虎须 见于《全国中草药汇编》,又名老虎花、箭根薯、蒟蒻薯、山大黄,来源为蛛丝草科蒟蒻薯属植物老虎须,以根状茎入药。具有清热解毒、理气止痛功能。主治肠炎、痢疾、消化不良、肝炎、流行性感冒、咽喉肿痛、扁桃体炎、肺炎、疟疾、疮疡肿毒,以及胃、十二指肠溃疡。
验方举例
《全国中草药汇编》:老虎须根茎干品5~15g,煎汤内服,治肠炎、痢疾、消化不良、咽喉肿痛、扁桃体炎。
《舟车经验方》:老虎须根茎鲜品15~30g捣烂敷患处,或干品研末外敷,治疮疡肿毒、烧烫伤。
◆老虎耳 出自《中华本草》,又名山继谷、棒丝花、棒红花、白腊锁,来源为唇形科植物中华锥花老虎耳,以全草入药。具有益气血、祛风湿、通经络、消肿毒功能。主治气亏血虚、风湿痹痛、拘挛麻木、刀伤出血和口疮。
验方举例
《中华本草》:老虎耳全草干品3~10g,煎汤内服,治气亏血虚、风湿痹痛。
《中华本草》:老虎耳全草鲜品15~30g,捣烂外敷,或煎汤洗,治刀伤出血。
◆虎耳兰 出自《中华本草》,又名老虎尾、弓弦麻,为石蒜科植物网球花的鳞茎。具有清热解毒、去腐生肌功能。主治感冒咳嗽、支气管炎、跌打损伤、痈疮肿毒、毒蛇咬伤。
验方举例
《全国中草药汇编》:虎耳兰鲜品20~40g,捣烂敷患处,治跌打损伤、痈疮肿毒和毒蛇咬伤。
《中药大辞典》:虎耳兰鲜品15~30g,煎汤内服,治感冒咳嗽和支气管炎。
(本文仅供中医研究者参考,不作治病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