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竹叶为禾本科植物淡竹叶(别名竹麦冬、长竹叶、山鸡米)的干燥茎叶。夏季未抽花穗前采割,晒干。药材饮片除去杂质,切段。
干燥的茎叶长25~75厘米。茎呈圆柱形,有节,表面淡黄绿色,断面中空。叶鞘开裂。叶片披针形,有的皱缩卷曲,长5~20厘米,宽1~3.5厘米,表面浅绿色或黄绿色。叶脉平行,具横行小脉,形成长方形的网格状,下表面尤为明显。体轻,质柔韧。气微,味淡。
食性特点
淡竹叶一般可作茶饮的原料,不宜久煎,入食以鲜品为佳。用其煮粥时粥宜稀薄,不宜稠厚。
药膳食疗
薄荷香茶
原料
薄荷4克,香薷3克,淡竹叶3克,车前草5克
制法
将香薷、淡竹叶、车前草用清水洗净后放入砂锅中,加水适量,煮沸5分钟,然后放入薄荷,再煮5分钟即可。本品具有消暑清热、利尿等功效,适用于暑热烦渴的食疗。
绿豆竹叶粥
原料
绿豆15~30克,粳米50~100克,银花露、鲜荷叶、鲜竹叶各10克,冰糖适量
制法
先将鲜荷叶、鲜竹叶用冷水洗净,放入锅内。锅内加入适量冷水煮开,去渣取汁。将绿豆、粳米淘洗干净,用冷水浸泡发胀后放入锅中,加入约1500毫升冷水。用旺火煮沸后加入银花露及竹叶、荷叶汁,改用小火缓熬至粥熟。粥内调入冰糖,搅拌均匀即可食用。本品具有清暑化湿、解表清营等功效。适用于调治症见头痛、全身酸楚、无汗、恶寒发热、心烦口渴、尿黄、苔腻、脉濡数的伏暑病。
茵陈淡竹叶粥
原料
粳米100克,茵陈15克,淡竹叶10克,冰糖30克
制法
将茵陈、淡竹叶洗净,加水3000毫升,煎煮约20分钟,去渣取汁。加入淘洗干净的粳米,再加水适量,先用旺火烧开,再转用文火熬煮成稀粥,可加适量冰糖调味。本品具有清热利湿、平肝化痰的功效。适用于高血压、冠心病、黄疸型肝炎等疾病的食疗调养。
胡萝卜荸荠煲竹蔗
原料
胡萝卜250克,茡荠250克,竹蔗1条,淡竹叶25克,甘草25克,香菜25克
制法
将胡萝卜、荸荠去皮洗净,胡萝卜切大块,荸荠切半,生甘草、淡竹叶、香菜洗净。所有用料放入锅内,加适量水,武火煮沸后,文火再煮1小时。取食胡萝卜与马蹄块,取汁当茶饮用。本品可清热滋阴、生津止渴。适用于调治放、化疗后热盛伤津、咽喉肿痛、口干舌燥者。但脾胃虚寒、痰多湿盛者不宜食用。
中药药性
淡竹叶味甘、淡,性寒,归心、胃、小肠经。功能主治为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利尿通淋,可用于治疗热病烦渴、小便短赤涩痛、口舌生疮等。据《本草品汇精要》记载,淡竹叶“孕妇勿服。”
(摘编自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凉茶养生全家健康》 丁兆平、丁双婷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