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二季度我国药品零售市场回暖

2021-10-11   04●产经观察   中国医药报  






今年二季度,我国零售药店市场规模达到2047.2亿元人民币。随着药品零售市场逐渐回暖,二季度MAT(滚动全年数据:指定时间节点往前追溯12个月的数据总和,此处指2020年第三季度到2021年第二季度的销售额)的同比增长率为0.9%,比上一季度上升了2.3个百分点。

二季度,非处方药和处方药销售额分别占到零售药店市场的43%和47%。在零售非处方药和保健食品市场中,中成药占比达53%,增长率较上季同期有较大提升。西药占零售处方药市场的76%,MAT同比增长0.7%,成为增长的主要来源;处方中成药的销售额MAT同比增长2.7%。

从艾昆纬监测的41个核心城市的市场表现来看,二季度的增长主要来自下沉市场:41个重点城市占全国药品零售市场份额的58%,本土企业成为带动整体市场增长的主力军,所占份额超过7成,增速也高于跨国企业,为1.0%;跨国企业整体增速为0.6%。

非处方药和保健食品市场作为集中度较高的市场,其中3家跨国企业占到7.0%的市场份额。该季度中,汤臣倍健排名居第一,葛兰素史克公司和三九医药位居第二和第三位(详见表1)。

在非处方药和保健食品市场中,感冒咳嗽用药成为占比最大的品类,占据24.6%的市场份额;维生素矿物质类和营养补充剂居第二;镇痛类药物排名第三,前三大品类的市场份额总计超过五成。在增速方面,大多数品类呈正增长,其中皮肤用药MAT增长最快,为5.4%。在销售额排名前10的产品中,按MAT滚动销售额排序,东阿阿胶公司生产的阿胶产品位列第一,惠氏制药的钙尔奇系列和汤臣倍健的健力多氨糖软骨素钙片排名分列第二、第三位(详见表2)。

在2021年第二季度的零售处方药市场中,中成药占据了最大的品类份额,达24.1%,MAT增速为2.9%;心血管系统用药及消化道和新陈代谢用药分列第二、第三位;抗肿瘤和免疫类药物的增速仍明显高于其他品类,达16.1%。在销售额排名前10的处方药产品中,万艾可、立普妥和络活喜居前三名。正大天晴药业生产的福可维增速最高,达51.6%,其三大适应症已全部纳入国家医保目录(详见表3)。

(本文数据来源:《艾昆纬2021年第二季度中国零售药店统计报告》)(艾昆纬供稿)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