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款防晒喷雾样品检出苯

强生公司化妆品再陷“致癌门”

2021-07-28   02●关注   中国医药报  


事件概述

美国强生公司(以下简称强生公司)网站于当地时间7月14日发布消息称,由于在内部测试时发现样品中含有致癌物苯,决定召回旗下品牌露得清、艾惟诺的5款防晒喷雾产品。消息发布后,强生(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强生中国)消费品部门立即与国家药监局联系,提出主动召回在中国市场销售的两款涉事产品。该部门称,强生公司在中国销售的其他品牌和露得清系列产品不受影响。

舆情走势及关键节点

以7月14日—21日为监测时间段,相关舆情呈“山峰式”发展(见图)。

第一阶段:强生公司在露得清和艾惟诺5款防晒喷雾样品中检测出致癌化学物质苯,宣布召回相关产品

7月15日,财富中文网发布的《强生再陷“致癌门”,召回部分防晒产品》称,强生公司于当地时间7月14日发布消息称,由于在内部检测中发现部分样品中有含量较低的苯,决定召回旗下品牌露得清和艾惟诺的5款防晒喷雾。苯为人类致癌物,渗入皮肤后,可导致皮肤脱脂,出现过敏、湿疹、红肿、发痒等症状,还可能使人产生头晕、精神错乱、心跳加速、心律不齐等症状。强生公司称,其生产的喷雾防晒霜不含苯物质,正在调查样品被污染的原因。

强生公司表示,将通知分销商和零售商停止销售相关产品,并安排退货,消费者应尽快停止使用并丢弃受影响的产品。强生公司没有说明是否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召回涉事产品,也没有说明涉事产品具体数量和产品中确切的苯含量。强生公司表示,内部检测的样品中苯含量很低,预计不会引起健康问题。

此事在微博上引发热议。7月15日,@每日经济新闻发布“还敢用吗?强生旗下两品牌防晒喷雾检出致癌物 强生宣布召回产品”,转评数超1000人次,点赞数近7000人次。@经济观察报、@21世纪经济报道、@美国侨报网、@知未科技、@财经网等都转发了该事件相关信息,推动舆情热度上升。7月16日,舆情达到最高峰,“强生旗下两品牌防晒喷雾检出致癌物”登上微博热搜榜,阅读量超8000万人次。

第二阶段:强生发布召回公告

7月16日,微信公众号“健识局”发布的《强生多款产品致癌,官方独家回应:已连夜与药监局沟通召回》称,强生中国于7月15日晚与国家药监局进行了沟通,要求召回部分涉事产品。“健识局”文章称,7月16日,强生中国在露得清(中国)网站上发布“关于主动召回两款露得清防晒喷雾产品的情况说明”。该说明显示,露得清旗下的清轻透沁凉防晒喷雾SPF5 PA++++和露得清轻透防晒隔离喷雾SPF35在此次召回和停止销售的产品之列,强生中国运营的露得清其他系列产品及其他品牌不受影响。目前,在美国召回的露得清喷雾Beach Defense,在我国仍可在电商平台的非官方渠道买到。某电商平台上的一位卖家表示,暂时没有接到露得清官方关于产品致癌和召回的消息;还有卖家表示,未听说过召回一事。业内人士认为,强生公司此次大规模召回产品,可能面临数十亿美元的潜在损失和大量诉讼。事实上,此次不是强生公司第一次出现产品致癌情况,但此前产品质量问题和召回事件多发生在美国,强生公司从未在中国发布相关消费品的召回信息。针对这次在中国市场召回防晒喷雾,强生中国表示是出于谨慎考虑。

7月17日,界面新闻发布的《美国FDA:正在调查强生召回防晒产品中发现致癌物的原因》称,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7月16日表示,正在调查强生公司防晒产品中发现致癌化学物质的原因。

报道内容分析

除转载相关信息外,舆论主要聚焦两个方面。一是关注强生公司产品质量问题。搜狐号“母婴行业评论”发布的《艾惟诺、露得清检测出致癌物被召回,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屡见不鲜?》称,2009年,某批次强生婴儿香桃沐浴露中被检出含有微量致癌物质二恶烷。由于该产品中的微量二恶烷属于“技术上无法避免的原料带入”,强生公司决定继续销售该沐浴露。2012年,美国某位罹患卵巢癌的女性向法院提起诉讼,称因长期使用强生公司的爽身粉而患上卵巢癌,要求强生公司赔偿。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法院裁定强生公司赔偿其1.1亿美元。2016年,强生公司被判定赔偿一位罹患卵巢癌去世女性的家属7200美元,赔偿一位因卵巢癌切除子宫的女性5500美元。2017年,强生公司再次被患卵巢癌的女性用户告上法庭,法院判决强生公司赔偿4.17亿美元。2018年,因爽身粉中含滑石粉这一致癌物质,强生公司面临多起诉讼,被美国当地法院判决赔偿22名女性近47亿美元。2019年,央视财经《强生婴儿洗发水被检出含有害物质》的报道再次将强生公司推上风口浪尖。该报道指出,经印度拉贾斯坦邦药品控制中心检测,强生婴儿洗发水中“含有有害物质甲醛和石棉”。石棉和甲醛均为国际认定的致癌物质。

二是认为对强生中国的处罚力度不够。运营商财经网发布的《美国强生又检出护肤品含致癌物质 在中国召回就能了事?》称,强生公司再陷“致癌门”,在我国仅召回问题产品还不够。文章举例称,2019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费城民事诉讼法庭裁定强生公司向一男子支付80亿美元的惩罚性赔偿。文章建议,我国药监部门加大对强生中国的惩罚力度,从而引起企业对产品安全的重视。(中国健康传媒集团舆情监测中心 瞿欣)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