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乳腺癌早期无症状 早防早治最重要

高危人群及中老年女性应重视定期筛查

2021-07-20   04●健康中国   中国医药报  

本期专家

许守平 教授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一病区副主任

乳腺癌是发病率最高的女性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不断提高,且老年患者逐年增多。通过早期筛查及时发现乳腺癌,是及时治疗和获得良好预后的关键。本文带您了解乳腺癌有哪些高危因素、日常生活中如何对乳房健康状况进行自检,以及如何进行乳腺癌早期筛查。

□ 衣晓峰 陈一海

乳腺癌常被称为“粉红杀手”,其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乳腺癌已成为经治疗后预后最好的实体肿瘤之一。

据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一病区副主任许守平教授介绍,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逐年提高,老年患者人数也不断增多。作为通过早期治疗可以明显降低死亡率的肿瘤之一,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对治疗和预后非常重要。

高龄患者逐年增多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研究机构统计,2020年,全球乳腺癌发病人数226万、死亡68万,且发病率持续上升;我国2020年新增42万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的新发病例数快速增长,防治乳腺癌面临严峻挑战。乳腺癌发病年龄有两个高峰,分别是45岁~55岁和70岁~74岁。目前,我国诊断为乳腺癌的患者平均年龄为45岁~55岁,但近年来,乳腺癌患者的中位年龄呈逐渐增大的趋势。

当前,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银发浪潮”正席卷而来。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超过77岁。在这样的背景下,近年来,到医院求治的高龄乳腺癌患者人数也在逐年“刷新纪录”,一度超过同期来就诊的年轻女性患者人数。不过值得欣慰的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医疗技术水平持续提升,高龄患者已不再是乳腺手术的禁忌症,有望通过手术切除病灶,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曾收治一名已85岁高龄的乳腺癌患者,患者无意中发现自己的左侧乳腺长了一个鸽子蛋大小的肿物,并且皮肤有破溃迹象。家人赶紧带她到医院乳腺外科诊治,病理结果证实为乳腺癌。此外,老人还患有严重的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疾病,经多学科会诊和身体调整后,老人的肿瘤被成功切除,痊愈出院。

关注高危因素

目前已经发现诸多与乳腺癌发病有关的高危因素。随着乳腺癌高危因素不断积聚,患病风险也会逐渐增大。

许守平介绍,2019年版《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对乳腺癌高危人群作出明确定义,符合如下三个条件之一者,即可认定为乳腺癌高危人群:一是有明显乳腺癌遗传倾向者(罹患乳腺癌的可能性较一般女性高至少2倍)或有其他癌症家族史的女性。二是既往有乳腺导管或小叶不典型增生者或小叶原位癌患者。有乳腺癌病史的女性,其对侧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较其他妇女高3~4倍。三是30岁之前接受过胸部放疗的患者。此外,女性未生育或首次足月产年龄晚、未哺乳或哺乳不良、未怀孕或首次生育年龄大于30岁,患乳腺癌的风险也会增加。推迟生育、生育次数减少易致使乳腺癌高发,这在正经历社会和经济转型的国家最为明显。

月经初潮和绝经时间也会影响乳腺癌的患病概率。月经初潮早、月经周期提前、绝经年龄晚于50岁者,患乳腺癌的风险较高。月经开始早和绝经晚意味着乳腺暴露在雌激素环境下的时间更长,而雌激素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初潮年龄在13岁以上者,患乳腺癌的概率要比初潮年龄在12岁以下者低20%。55岁之前绝经者,乳腺癌的发病率较低。绝经年龄大于55岁者,乳腺癌患病风险比绝经年龄小于45岁者提高1倍左右。此外,长期服用避孕药者,患乳腺癌的风险也较大。某些不合格保健食品、护肤品、化妆品中含有致癌成分,也是诱发乳腺癌的幕后“黑手”。循证医学表明,女性更年期激素替代疗法会加大乳腺癌发病概率,因此,女性切忌自行随意补充雌激素、孕激素等激素。

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也为女性埋下罹患乳腺癌的隐患。如喜好高脂肪、低膳食纤维饮食的女性,乳腺癌的患病风险是低脂肪、高膳食纤维饮食者的2倍多。饮酒会加大乳腺癌患病风险,且酒精浓度越高,风险越大;与不饮酒的女性相比,每天喝1杯酒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略有升高;每天饮酒3杯以上,患病概率增加1.5倍。此外,吸烟或被动吸烟年限长、超重、肥胖,以及缺乏运动等也是乳腺癌发病的重要诱因。

重视早期筛查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一项最新统计显示,黑龙江省乳腺癌早期发现率处于偏低水平,省内乳腺癌患者中,肿瘤分期为Ⅰ期的患者仅占10%~20%;国内部分大中城市的这一比例最高也仅达三成,远低于西方国家。许守平指出,西方国家普遍重视乳腺癌早期筛查,从20世纪70年代起就已开始推广乳腺癌普查,覆盖率达70%以上,80%左右的乳腺癌临床诊断为Ⅰ期,死亡率较低。我国大众对乳腺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重视程度不足,乳腺癌早期无症状,很多患者不会去医院检查。此外,很多女性缺乏乳腺自检知识,容易延误病情。因此,尽快提高我国乳腺癌早期筛查普及率很有必要。

乳腺癌是通过早期治疗就可以明显降低死亡率的肿瘤之一,早期发现对治疗和预后非常重要。统计数字显示,Ⅰ期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超过95%,约70%的Ⅰ期乳腺癌患者可选择保乳手术,既能切掉病灶,又能保住乳房,术后生活质量较有保障;而IV期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只有16%,约为Ⅰ期患者的1/6,且医疗费用也比较高昂。

许守平介绍,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一看、二触、三卧、四压”等简单的自检方法,初步判断乳房健康状况。“一看”即面对镜子双手下垂,看两侧乳房大小是否对称、有无不正常凸起、皮肤及乳头是否有凹陷或橘皮样改变。“二触”即左手上提至头部后侧,用右手检查左乳,以指腹轻压乳房,由乳头开始做环状顺时针方向检查,逐渐向外(约3~4圈)至查完全部乳房为止;右侧同理。“三卧”即平躺在床上,右肩下放一个枕头,将右手弯曲置于头下,重复“二触”的检查动作。“四压”即除了乳房,亦需触摸腋下有无淋巴结肿大,最后再以大拇指和食指挤压乳头,注意有无异常分泌物。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方法早期发现乳腺癌的概率很低,绝大多数患者用手能摸到乳房硬块时,病情已经较重。早期发现乳腺癌最有效的办法是定期到医院接受体检,40岁之前可以通过B超进行乳腺肿瘤的筛查;40岁以后,尤其是乳腺组织致密的人,则应定期进行乳腺钼靶检查和B超检查,必要时可结合核磁共振技术详细排查。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