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CR-T疗法:实体瘤治疗新思路

2021-07-14   04●产经观察   中国医药报  

□ 余思遥

TCR-T疗法是生物医药行业的重点研究领域,目前仍然处于实验研究阶段。国内外企业均在加速布局TCR-T疗法,推动这一前沿技术的发展。

本土企业积极布局

今年3月,德国生物技术公司Immatics宣布其开发的TCR细胞疗法在剂量递增临床试验的早期阶段显示出抗癌活性。接受治疗的10名患者中,8位患者的肿瘤体积缩小,1位患者的病情获得部分缓解,表明TCR-T疗法治疗实体瘤初步取得了积极的临床结果。

我国企业也在加速布局TCR-T领域。2020年9月,美国FDA批准香雪制药控股子公司香雪精准的TCRT-ESO-A2的新药临床试验申请,这是国内首个获FDA临床试验许可的TCR-T项目。该临床试验项目拟用于治疗组织基因型为HLA-A*02:01、肿瘤抗原NYESO-1表达为阳性的实体瘤。

此外,天科雅、可瑞生物、复星凯特、药明巨诺、深圳因诺免疫、广州来恩生物医药、深圳宾德生物等多家本土药企也已在TCR-T疗法领域布局。

在实体瘤治疗领域更具优势

TCR即T细胞抗原受体,TCR-T疗法通过向普通T细胞中转导嵌合抗原受体(融合抗原结合域及T细胞信号结构域)或者TCRα/β异二聚体,来提高特异性识别肿瘤相关抗原的TCR的亲和力和免疫细胞的战斗力,使T细胞能够重新高效识别靶细胞,在体内发挥较强的抗肿瘤免疫作用。TCR-T疗法不仅能快速杀灭肿瘤,还可以避免疫苗和T细胞检查点疗法的延迟效应。TCR-T疗法主要用于治疗黑色素瘤、肝癌、卵巢癌等肿瘤。

TCR-T疗法的操作流程可分为以下4步:首先,鉴定出一种或多种肿瘤抗原作为治疗靶点;其次,获得特异识别肿瘤抗原的TCR序列;再次,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编码抗原特异性识别的TCR基因序列导入患者自身的T细胞中,从而获得特异识别肿瘤抗原的TCR-T细胞;最后,TCR-T细胞通过体外培养进行大量扩增之后,被输入到患者体内用以杀死肿瘤细胞。

在多种细胞疗法中,TCR-T疗法和CAR-T疗法均因能够表达特异性受体,靶向识别特异性的肿瘤细胞,而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相较于CAR-T疗法,TCR-T疗法的优势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

一是TCR-T疗法靶向实体瘤效果更明显。在实体瘤的疗法研究中,TCR-T疗法取得了优于CAR-T疗法的治疗效果。对比TCR-T细胞与CAR-T细胞对实体瘤的攻击效果可以发现,大部分TCR-T能与更多肿瘤细胞结合,药物分布更加均衡,而CAR-T通常会在肿瘤外层附着而不向内部渗透,有效率较低。

二是TCR-T细胞在人体内存留时间更长。这主要是由于TCR-T细胞本身就在人体内自然表达,完全人源化,所以不会引起机体的免疫排斥。同时,TCR-T细胞具有免疫记忆功能,可以在体内存活较长时间。而对于CAR-T而言,部分人为的基因改造会缩短CAR-T存活时间,影响治疗结果。

此外,单细胞测序技术、噬菌体展示技术还将赋能TCR-T疗法进一步发展。

并购合作促进行业资源整合

作为技术密集型、人才导向型行业,TCR-T疗法产品及技术的自主创新需要大量的资金及人力投入,缺乏技术基础和资金支撑的企业难以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在国际市场,并购与合作是生物医药企业进入TCR-T疗法领域的重要方式。国内企业更青睐于采用合作的方式,布局TCR-T疗法市场。

全球范围内,参与布局针对多重癌症类型的TCR-T疗法的企业持续增多,北美、欧盟地区的代表企业有诺华、Adaptimmune Therapeutics、Medigene、Immunocore、TCR2 Therapeutics和Adaptive Biotechnologies等;我国有香雪生命科学(拥有高亲和力TCR-T技术)、药明巨诺(由全球肿瘤细胞免疫疗法的领军企业Juno Therapeutics与药明康德共同成立)、复星凯特(研发生产KTE-C19和后续TCR产品)、深圳因诺免疫、广州来恩生物医药等。

未来,预计将有更多头部生物医药企业采取并购、合资等方式,推动资源优化整合,布局TCR-T疗法市场。

(作者单位:头豹研究院)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