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海燕 李彬 孙磊 路勇
化妆品安全问题一直是公众和监管部门关注的热点。一些不法企业为快速增强化妆品功效,会在产品中添加化妆品禁用物质或超限量使用限用组分。同时,近年来化妆品中非法添加的化合物成分越来越复杂,添加方式越来越隐秘,急需建立高通量、快速准确的化妆品禁限用及其他风险物质筛查预警平台,完善相关筛查方法,为化妆品监管提供技术支撑。
化妆品中常见的非法添加物质
化妆品中非法添加禁用物质的案例时有发生,分析以往不合格化妆品数据情况,化妆品中检出的非法添加禁用组分主要为激素、抗生素以及汞。
化妆品中非法添加的激素主要是类固醇激素,包括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性激素。糖皮质激素是面膜中常见的非法添加物质,属于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抗炎症和抗过敏。使用非法添加糖皮质激素的化妆品,会出现皮肤状态迅速改善的假象,但长期使用会发生皮肤变薄、变黑现象,同时引起激素依赖性皮炎。面膜中检出频次较高的糖皮质激素有丙酸氯倍他索、曲安奈德醋酸酯、氟轻松等,还有一些组合添加现象。
性激素包括雄激素、雌激素和孕激素。在化妆品中非法添加性激素,可以快速促进毛发生长,但长期使用会引起内分泌失调、新陈代谢紊乱。防脱发产品中检出较多的性激素是雌三醇,另外黄体酮、睾酮等也有检出。
长期使用添加抗生素的化妆品易引起接触性皮炎、过敏等症状,产生耐药性。不合格祛痘类化妆品中检出的抗生素多为氯霉素、氧氟沙星、甲硝唑、酮康唑、咪康唑、克霉唑、联苯咔唑、环吡酮胺等。
一些化妆品原料中可能含有微量汞,《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规定,除含有机汞防腐剂的眼部化妆品外,其他化妆品中作为原料杂质带入的汞不可超过1mg/kg。汞离子可干扰皮肤内酪氨酸变成黑色素的过程,实现迅速美白,但长时间使用含汞的产品会造成皮肤萎缩,使皮肤呈现病态的灰暗色泽,且会引发慢性汞中毒。
高通量筛查与快速分析助力监管
化妆品非法添加情况复杂多变,急需通过高通量与快速分析相结合的筛查方法,判定化妆品基质中是否存在风险物质。目前,筛查技术还局限于《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中的已有检测方法。高分辨质谱具有高分辨率和高质量精度,可实现高通量检测和样品数据回溯,扩大化妆品中可能添加的风险物质筛查范围。
高分辨质谱仪主要包括飞行时间质谱、磁质谱等。对于复杂化合物的筛查,高分辨质谱仪可以在大量基质的干扰下,检出指定的低浓度分析物。高分辨质谱与色谱串联,可保证复杂样品分析的高灵敏度和高特异度,对化妆品中非法添加的禁限用物质进行高通量筛查。目前,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已建立83种糖皮质激素和50种抗生素筛查数据库。
同时,应针对化妆品中多类禁用组分的高通量识别和非目标成分鉴定,建立化妆品中高风险化合物筛查鉴定技术平台。化妆品基质主要包括液剂、乳剂、乳膏剂、粉剂等,化妆品不同样品基质、非法添加物痕量添加、高通量分析范围等是化妆品中非法添加禁限用物质筛查分析面临的挑战。我国已针对化妆品中已知风险建立了可靠的检测方法和体系,还需针对化妆品中未知风险物质开发非靶向筛查技术,发展潜在风险物质的筛查方法。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规定了部分禁用组分的检测方法,但与禁用组分表相比,检验方法严重缺失,需建立范围更广的禁用组分筛查方法。当前研究成果已涵盖近百种激素的筛查方法和200余种抗生素的筛查方法。后续研究需继续扩充禁用组分检测范围,通过化妆品中高风险化合物筛查鉴定技术平台数据库,进行禁用物质的快速广谱筛查,为化妆品安全检测和风险预警提供技术手段。
扩展化妆品风险物质检测方法
随着化妆品种类和使用数量的不断增加,风险物质也更加复杂多变,需借助化妆品中高风险化合物筛查鉴定技术平台,开发覆盖范围更广的筛查方法,包括化妆品中N-亚硝胺类化合物、致敏性香料、植物提取物、农药残留等风险物质筛查方法。
N-亚硝胺类化合物具有致畸、致癌、致突变性,是化妆品安全控制中重要的一类化合物。化妆品原料中含氮物质的种类很多,在化妆品中能够检测到多种亚硝胺类化合物,其中N-亚硝基二乙醇胺的检出率最高,在防晒、护肤、清洁类化妆品中都有检出。化妆品中亚硝胺的种类多、含量低、化学结构和性质多样,而且在分析过程中可能生成新的亚硝胺,出现假阳性干扰。基于国家标准《化妆品中N-亚硝基二甲基胺等10种挥发性亚硝胺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质谱法》,化妆品禁限用及其他风险物质筛查预警平台数据库将扩充现有参数,并将其转化为高分辨筛查方法。
香精香料是化妆品中的重要成分,其安全性一直备受关注。香精香料是化妆品主要致敏原之一,《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中规定了禁用组分6-甲基香豆素的检测方法,国家标准《化妆品中十九种香料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化妆品中柠檬醛、肉桂醇、茴香醇、肉桂醛和香豆素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化妆品中香豆素及其衍生物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规定了相应香精香料的测定方法。但是,现有研究方法中较少提及化妆品中添加香精香料衍生物及异构体的检测方法。后续研究中,将在化妆品禁限用及其他风险物质筛查预警平台数据库中添加限用和禁用香精香料相关参数,完善筛查方法。
化妆品中天然产物成分的质量控制是化妆品检测中的关注重点和工作难点。植物提取物主要以物理或者化学方法提取分离得到植物有效成分,用作化妆品的原料或辅料等。化妆品禁限用及其他风险物质筛查预警平台数据库将验证并完善天然植物成分检测方法。
随着植物类化妆品使用量的增加,化妆品农药残留问题引发关注。《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规定五氯苯酚、硫氯酚等为化妆品禁用组分,但化妆品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仍待完善。在已发布的化妆品检测国家标准中,仅有《化妆品中禁用物质2,4,6-三氯苯酚、五氯苯酚和硫氯酚的测定》。同时,现有检测方法存在项目不全面、检测效率低等技术缺陷。建立化妆品中多种农药残留的高通量筛查方法,并将其补充到化妆品禁限用及其他风险物质筛查预警平台数据库中非常必要。
【摘编自:王海燕 李彬 孙磊 路勇.化妆品中高风险化合物筛查平台的建立及应用[J].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20.05(196):7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