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庭院里的中药:薄荷

2021-05-28   03●读书   中国医药报  

薄荷

薄荷是餐食或茶饮的好食材,市面上的各种饮料、口香糖或是润喉糖中,薄荷都是主要原料。

近年来,咽痒、咽痛、咳嗽的发病率呈几何倍数增长。一位朋友的哥哥毕业于哈佛大学,他通过多年研究,将一种可以舒缓呼吸道症状的虎乳灵芝提取物与薄荷、柠檬、蜂蜜混合,制成润喉糖,含在口中,薄荷的清凉由口腔发散到咽喉,可缓解喉头痒痛,颇受欢迎。

作为药用的薄荷,可宣散风热、清头目、透疹。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目赤、喉痹、口疮、风疹、麻疹、胸胁胀闷。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说:“薄荷味辛,气清郁香窜,性平。其力能内透筋骨,外达肌表,宣通脏腑,贯串经络,服之能透发凉汗,为温病宜汗解者之要药。”因此,《温病条辨》中的诸方,如银翘散、桑菊饮等,均含薄荷。

除了可清利头目之外,王好古说该药还能“搜肝气,又主肺盛有余,肩背痛及风寒汗出”。《药性论》也说薄荷可“去愤气,发毒汗,破血止痢,通利关节”。由此不难理解,逍遥散中也用薄荷疏条肝气。只不过,用作辛凉解表剂时,薄荷应当后下,不宜久煮,以免使香气即薄荷中所含的挥发油散失。但是,在逍遥剂(如逍遥丸、黑逍遥丸、加味逍遥丸等)中,薄荷可与他药同煮。因为此时所用的是其去“愤气”即解肝郁的作用。《本草新编》认为“薄荷,不特善解风邪,尤善解忧郁。用香附以解郁,不若用薄荷解郁之更神。薄荷入肝胆之经,善解半表半里之邪,较柴胡更为轻清”。如果用于治疗外感,或者清利头目,薄荷可用10克左右;但倘若用于佐使之剂或引经药,1~3克足矣。有时给阳气不足的患者开具薄荷,因怕薄荷性凉造成患者不适,而又需薄荷引入肝胆经,便仅用1克,取其轻清引经之意。

薄荷外用,煎水、捣汁或蒸取薄荷油,可止痒、止头痛,且有醒目作用。儿时经常看长辈们头痛时便取几片薄荷叶,揉搓之后贴于额头或太阳穴。

去岁,我在阳台种了一株薄荷,不料竟蓬勃地长满一盆。每有闲暇,便采几片叶子,与金骏眉和几片柠檬一同泡茶。茶汤色呈金骏眉特有的金红,又略带薄荷与柠檬的香气,复合的口感使人整天都神清气爽,也丝毫不影响睡眠。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