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亲的笑容是最大的期盼

——国家药监局扶贫工作综述

2021-03-31   01●要闻   中国医药报  

□ 本报记者  陈燕飞

春天,中原大地一片生机盎然。安徽省临泉县泉河北岸,临泉医药希望学校的新校舍里传出朗朗读书声;临泉县宋集镇万亩中药材种植园里,丹参长出新芽……安徽省砀山县梨树王景区,百年梨树王正酝酿吐露新一年的芬芳;砀山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全新规划的医疗器械产业园正孕育着勃勃生机……

以上是临泉县、砀山县初春的景象,美好、繁荣和希望是这片土地的主旋律。然而,曾几何时,因人口基数大、产业基础差、贫困人口多,扶贫任务十分繁重。

按照党中央部署,原国家医药管理局自1995年起定点扶贫安徽省临泉县,经过几次机构改革,沿袭至今。2015年,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新增砀山县为定点扶贫县。几年来,经过各方人员的共同努力,如今,临泉县已发展成为医药产业大县,砀山县在2017年成为农产品电商销售全国第一县,两县贫困发生率分别从2016年的6.7%、5.4%下降到目前的0.37%、0.22%。脱贫攻坚交出优异答卷。

因扶贫工作表现出色,在今年2月25日召开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定点扶贫和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挂职干部张年亮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高位高效推动 充分团结群众

2019年4月15~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期间对乡亲们说,“脱贫攻坚是我心里最牵挂的一件大事”。

总书记的话语深深印在国家药监局每一位干部职工的心里。近年来,国家药监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重要论述,始终将脱贫攻坚工作放在首要位置,成立由党组书记任组长的定点扶贫和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召开党组会、领导小组会、专题会,高位高效推动定点扶贫工作,仅2018年以来就累计召开有关会议28次。近5年来,国家药监部门领导赴两县调研慰问20余次,现场办公,帮助解决难题。每年初都印发上年度总结和本年度工作安排及责任分工,形成年初部署、年终总结、全年抓落实规范的工作机制。同时,选优配强挂职干部,为落实定点扶贫任务提供有力抓手。

脱贫攻坚工作绝不是帮扶方的单打独斗,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当地群众的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抓党建扶贫是团结带领群众共同脱贫致富的重要方法。国家药监局党组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党建扶贫工作,制定党建扶贫工作方案;各级党组织把党建扶贫纳入本单位扶贫整体工作,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帮扶贫困县基层党支部,凝心聚力共谋发展。

思想帮扶、党建交流、慰问活动、消费帮扶,在丰富多彩的活动的凝聚下,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自党建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国家药监局党校网络培训平台开设了100门课程,为当地党员干部提供丰富的精神营养;国家药监局各司局和直属单位与当地联合开展各类主题党日活动12次,先后走访慰问困难党员、群众和贫困学生172户,并自发购买两县农副产品。党建扶贫将国家药监局干部职工和两县群众紧密团结在一起。

扭住两个关键 打通发展脉络

2019年,砀山县电商交易额突破50亿元,带动15万人就业。2020年天猫“6·18”活动期间,砀山梨膏热卖。电商成为砀山县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

2015年以来,国家药监部门先后派出3任挂职干部到砀山帮扶,他们都分管电商工作,通过连续接力,帮助当地实现电商大发展。如帮助砀山县成立电商扶贫合作社,开展“一个电商一个村,精准帮扶助脱贫”活动,198家电商企业结对帮扶贫困户6000多户。在示范带动下,当地群众纷纷投入电商事业。截至目前,全县共建成109个村级电商网点,每个网点每年帮助贫困人口开设网店2~3家。砀山县一跃成为全国电商发展第一县。

在临泉县,产业扶贫是另外一番景象。临泉县具有得天独厚的中药材种植条件,但长期以来,大多是散户种植,未能形成规模。

经过考察,国家药监局整体统筹协调,派专家帮助制定规划,推广标准化种植;协调百亩种植示范基地建设,推动提升种植规模和质量。目前,中药材种植已遍及临泉县20个乡镇,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覆盖40余个中药材品种,每亩年增收300元以上;两个新的中药材产业园区正在施工建设。这些项目带动当地2000多人在家门口就业。在国家药监局的帮扶下,临泉永生堂药业也已经从濒临破产状态发展成为全县十大纳税户之一。“没有国家药监局的帮扶,就没有永生堂药业的今天。”该企业负责人感概道。

现在,在砀山县,一个投资5亿元的医疗器械产业园正在建设中。“在国家药监局的积极协调下,医疗器械龙头企业选择落户砀山,实现了我们多年的梦想,将成为砀山县产业发展的新引擎。”当地政府对产业园建设予以充分肯定并寄予厚望。

强化教育医疗 解除后顾之忧

因病致贫返贫是脱贫攻坚的“顽疾”,也是百姓最大的忧虑。如今,在临泉县和砀山县,群众在享受医疗保障的同时,足不出县便能享受到北京的医疗资源。这正是国家药监局帮扶的结果。

2017年,国家药监部门协调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对口帮扶临泉县人民医院;2019年,协调北京友谊医院合作支持砀山县人民医院。

医疗方面的合作为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合作以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选派超过200名优秀专家对口支援临泉县人民医院,共诊治门诊患者1.1万余例。到2019年,临泉县高危孕产妇死亡率从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降到零。北京友谊医院在砀山县人民医院设立友谊医院胃肠肝胆外科工作室。两县人民医院均晋升为三级综合医院。“这项举措大大缓解了百姓看病难的问题,意义深远。”砀山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表示。

在解决医疗后顾之忧的同时,更加优越的教育基础为两县持续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今年初,国家药监局收到一封来自临泉县医药希望学校同学们的来信。“感谢叔叔阿姨们的帮助,校舍越来越漂亮,我们也茁壮成长。”同学们的话语温暖着国家药监局全体干部职工的心。而这份温暖的传递可以回溯到20多年前。

20世纪90年代,为了深化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播,国家药监部门与当地政府联合建立了临泉县医药希望学校。20多年来,历任挂职干部接续努力,不断改善当地教学和生活条件。去年,国家药监局又引进20万元,援建砀山县林屯村三官庙小学。教育扶贫如同火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当前,两县都已如期脱贫,国家药监局的帮扶工作仍在延续。国家药监局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国务院新部署新要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接续推进两县经济社会发展。乡亲的笑容,始终是国家药监局全体干部职工最大的期盼!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