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猫准入门槛提高 美妆行业竞争加剧

2021-02-23   07●美业观潮   中国医药报  


近日,多位天猫美妆店经营者反映:“天猫竞争压力巨大,完不成销售考核指标,店铺将被清退。”

1月1日,《2021年天猫商家考核标准》(以下简称新标准)正式实施。对此,不同规模的品牌看法各不相同。一些小品牌商家对新标准“望而生畏”,但中等及以上规模品牌则认为影响不大。不过,不少品牌正在寻找新的业绩增长方式。

销售额不达标将清退

据了解,天猫对商家的考核标准历来就存在,在刚实施的新标准中,美妆类目也并未比往年更加严苛。一些天猫商家反映强烈,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方面,元旦过后大部分天猫店铺面临新的考核周期;另一方面,2020年以来,天猫的生意更难做。

提供天猫入驻服务的四川学艺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招商负责人表示,目前化妆品店铺入驻天猫,有新型店铺和普通店铺两种类型,两者的具体考核指标有所不同,但除了基础服务考核外,都对销售额有要求,如不达标将被清退。

新标准之下,天猫美妆类目新型店铺将经历10个月的考核期,期间成交额至少要达到82万元(详见表1)。同时,天猫对商家的月度成交额也有要求,如果考核期内某个月的成交额未能达标,将无法在天猫继续经营,次月月底前要么申请转为淘宝店,要么直接退出天猫。而经营15个月以上的普通天猫美妆店铺,一年的销售额则要达到100万元(详见表2)。

根据新标准,天猫以12个自然月为一个考核周期,进行循环制考核,所有天猫商家都要进行考核,在1月1日及之后进入新考核周期的天猫商家均适用。这意味着,大部分天猫商家从今年元旦起,就已经进入新的考核周期。

一些天猫美妆店经营者普遍对完成销售考核指标深感焦虑,对2021年可能会面临的店铺清退表示担忧。

流量变少也更贵了

除此之外,有商家表示:“先不说清退,2021年不续签的天猫店都有一大堆。”更有商家爆料自家天猫店访客量急剧减少。

从事化妆品销售的深圳市小大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伍劲龙坦言:“很多天猫商家经营不下去了,今年主动弃店的非常多,以前是不会有这种现象的。”

伍劲龙认为,天猫店铺的情况其实跟实体商铺很像,前几年很难入驻,很多人只能通过买别人的店铺进入,天猫店铺的转让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从几万元到几百万元、上千万元的都有。而到了2020年,已经出现了贴钱转让店铺现象,这已经能说明天猫生意很难做了。

另有数据显示,阿里旗下电商平台的平均获客成本呈现逐年升高趋势,从2015年的不足200元/人,涨到2019年的超500元/人。互联网流量呈现去中心化趋势,有影响力的个人掌握着流量。流量变少变贵,向少部分人集中,也使得中小美妆商家运营成本升高。

“2020年以来,确实存在天猫各方面成本越来越高的现象,很多品牌面临不赚钱的挑战。”某新锐品牌创始人表示,这与天猫本身的变化有关。“最早的时候,入驻天猫只需提供企业资质和注册商标;2016年时天猫曾执行过邀请制,就变成你有商标也不一定能够开天猫店,其策略是想将天猫和淘宝区别开来,使得天猫更加高大上。”

该创始人进一步称,2016~2020年这一阶段,天猫很大一部分成长来源于新锐品牌和国际大牌。一方面,受完美日记、花西子等新锐品牌推动,天猫彩妆类目得到快速成长;另一方面,国际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它们拥抱电商渠道就需要开设天猫店,所以现在天猫国际品牌占比越来越高。在他看来,“品牌竞争就是马太效应,强者恒强导致投入会变得越来越高。”

对大品牌影响不大

一面是不少商家表示天猫生意难做,另一面是天猫提升店铺考核标准。品牌到底受影响几何?

“没什么影响,这不是一个重大的问题,想留的品牌仍然会留住。”上海上美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CEO吕义雄认为,100万元的销售额,对于踏踏实实做天猫的品牌来说,很容易就能够完成。一些不想留的品牌,特别是一些小品牌,可能就不想浪费这个精力了。

“新标准对正常的品牌来讲并不高。”某头部美妆品牌负责人表示,如果一个品牌一年百万元都卖不到,那么在天猫做下去的价值并不大。在他看来,可能对一些初创品牌有影响,但应该也不大。

同样,万邦集团总经理周运进也表达了相同观点:“影响不大,这类似于以前品牌做商场,商场对卖家有每个月的销售考核。”纽西之谜董事长刘晓坤同样认为:“这个标准其实已经很低了,如果这点都做不到,那创立品牌的价值就没有了。”

虽然天猫新标准对运作成熟的品牌来讲,影响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但不少受访者也表示,天猫流量在近年来的确遭到分流。前不久,京润珍珠董事总经理周朔在中国化妆品趋势沙龙(深圳站)中称:“天猫和淘宝已经没有以前那么多增量了,品牌正在寻找新的增长方式。”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也表示:“2020年,天猫的流量被其他平台截获,分流到了拼多多、抖音、快手和B站。”

上述新锐品牌创始人表示,天猫是一个销售平台,以往无论品牌去什么地方曝光,但最终都会回到天猫去成交。这种情况下,天猫的消费力是很高的。但随着抖音、快手等切入电商,这对天猫来说的确是一个挑战。“以往是全网种草天猫成交,现在更多是各自为政了。”

成交模式或被改写

然而,流量的分割却不意味着品牌会放弃天猫。上述头部美妆品牌负责人表示,从做新品牌的角度看,能达到品效合一效果的平台可能还是天猫,因为天猫有不少推新工具,可以赋能新品牌。当然,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发展路径,还是要结合自身发展需求选择平台。

“天猫还是主战场。”刘晓坤表示,结合自身品牌运营经验来看,如果在天猫做不好,去其他平台更难。“现在做品牌肯定是各个渠道都会去布局,如果在天猫做不好,做其他平台的时机也耽搁了。”

温碧泉电商总经理潘炳利介绍,天猫是一个风向标,如果品牌有市场推广的话,承接一定在天猫。“品牌在天猫做不好,在其他渠道也很难成功。”

吕义雄则认为,其实不存在品牌流向什么平台的问题,品牌要么选择性地做,要么就是所有平台都想做。

“抖音小店的机会还是蛮大的。”在上述新锐品牌创始人看来,抖音实际上是存在增量市场的,特别是像彩妆品类这种需要展示的品类,就特别适合用抖音视频的方式进行推广。真人直播的方式,在推广效果上肯定优于商品详情页展示。“这就好比从报纸到电视的进化。”他认为,抖音小店一旦形成商业闭环,就打破了以往全网种草只能天猫成交的模式。

“抖音小店、拼多多等平台有机会。”一位不愿具名的上市公司高管表示,天猫的做法可以保证商家质量,但势必会流失部分商家。在他看来,其他平台告别野蛮生长后终会变为“正规军作战”。商家提高自身综合能力才是关键,产品能力、营销能力、运营能力等缺一不可。潘炳利也认为,产品、市场、渠道、资金,是一个有流量的品牌的最起码要素,在某个平台做好了才会去别的平台。

天猫提高商家考核标准,标志着对品牌商家提出更高的要求。但就品牌本身而言,因为经营问题切换平台并非明智之选。归根结底,在新流量、新营销、新平台不断涌现的今天,虽然天猫所掌握的绝对优势被不断弱化,但品牌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还在于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否则,在哪个平台都很难抵挡得住激烈的竞争。(青眼供稿)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