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 陈可冀
高尔基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好的书籍可以启迪心灵、传承知识、指人航向。当今社会知识大爆炸,出版技术发达,内容平庸的著作比比皆是,欲求质量上乘、堪称“进步阶梯”的书籍可谓凤毛麟角,中医界尤其如此。
几天前,接到国家级名老中医、首都国医名师张贻芳研究员来电,她非常谦虚地称把自己的医案整理成册,让我提提意见,我欣然答应。张贻芳出生于中医世家,幼承家学,大学时期系统学习了西医,后来工作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以下简称西苑医院),又跟名师黄坚白先生学习数年,擅长诊治呼吸、肿瘤、消化、肝胆及感染内科疾病,可谓是德艺双馨的中西医结合大家,曾担任西苑医院业务副院长。我跟她同在医院共事50余年,互相合作和了解,她为人低调,临床方面辛勤耕耘,每诊一病人都记录在案,共积累了30余本医案,携弟子整理成《张贻芳医案集》一书,于2017年由华夏出版社出版。
细览其书,开卷有著名中医呼吸病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呼吸科首席专家武维屏教授作的序,序中对本书内容作了介绍,指出张贻芳在中西医结合肺病和肿瘤治疗方面成就突出,其医案涉及学科广、数量多,编写体例新颖,有疾病概述、诊治经过、按语等,内容详实,有广度、有创新,称本书无疑是难得的佳作。前言部分,先述医案对于学医者的重要性,好的医案著作,可作为枕中之宝,介绍了本书的成书经过,书中医案是临床50余年之积累,如书圣之墨宝,敝帚自珍,仿淳于意,遗世诊籍,希为医者之借鉴。正文分两部分:学术传承和经典医案辑录。学术传承部分介绍了张贻芳学医从医育人的经历,她曾出访多个国家,给外国政要名人治病;也曾在日内瓦担任中国人的好朋友埃德加·斯诺的救治医生,成为中美友谊的使者。此部分还总结了张贻芳的学术思想和传承脉络,她家学与科班、师承杂糅,加之终身实践,形成了衷中参西、重视正气与脾胃的学术思想,晚年在临证之外,著书立说,把毕生经验倾囊传给后人,甘为人梯。
第二部分汇集了内、外、妇、儿、皮肤等科共计223个典型病案,每个疾病前有概述,案中病例资料全面真实,脉证诊断方药齐备,并附按语对医案起到提要钩玄的作用,在许多疑难病的医案中提出新观点、运用新方法。如对支气管哮喘认为无虚不患,既患必虚,然邪气留恋,日久生实,发时治疗重在泄实,补虚需贯穿始终,创立了每日两方不同时段服用的标本兼治方药;其方药在西苑医院已研制成医疗机构制剂——宣肺平喘颗粒。再如治疗耐药菌感染首先提出病机为正虚邪伏,在正虚基础上,气滞痰湿瘀毒阻滞肺络,创立了柴银五黄汤、银翘五黄汤、玉屏清补汤等验方。张贻芳学术经验的形成并非仅源于临床,而是有大量临床科研做后盾,如在慢性病中重视舌诊及舌下脉络,源于她前期的课题“肺心病舌诊的综合研究”,对耐药菌感染的理论和方药源于前期科研课题“清肺液治疗肺心病合并绿脓杆菌感染临床观察”,对肿瘤治疗的验方贞芪白莲参虎汤源于前期治疗肿瘤的科研课题“标本兼治法克瘤冲剂、贞奇冲剂治疗肺癌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她的研究生李洪芬运用此验方在英国又进行了实验研究证实确有抑制肿瘤生长的效果,目前已在英国、以色列广泛应用。
“梅花香自苦寒来”,一本41万字看似普通的专著,实为张贻芳研究员一生辛勤实践和科研成果的结晶,是对内、外、妇、儿各科临床经验的大荟萃,此书可谓是医林之佳作、杏苑之奇葩,如同她的名字一样贻人玫瑰,留有余芳,此书面世,将成为患者保健养生的津梁、医生知识进步的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