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启动外部创新合作中心

勃林格殷格翰持续深耕中国市场

2020-07-08   04●产经观察   中国医药报  

□ 本报记者 蒋红瑜

7月2日,勃林格殷格翰在上海宣布启动中国外部创新合作中心。该中心在跨国药企中首个采用了“三合一”业务模式——集学术合作(跨边界研究)、业务拓展及许可、风险投资于一体。

对此,勃林格殷格翰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齐飞表示,今年适逢公司进入中国25周年,25年来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创新,中国一直是勃林格殷格翰最重要的市场之一。更重要的是,中国是世界经济“稳定器”,勃林格殷格翰对中国保持强大的信心,并将持续布局,深耕中国市场。

未来5年将在华增资4.51亿欧元

中国是勃林格殷格翰在全球唯一一个拥有人用药品、动物保健、生物制药和健康创新事业部四大业务单元的区域市场;勃林格殷格翰是首个在华设立生物制药生产基地和开展生物制药合同生产的跨国企业……25年间,勃林格殷格翰在中国交出了靓丽的成绩单,“创新”正是其中的关键词。

高齐飞强调:“从1995年至今,我们见证了中国日渐开放的创新和投资环境,见证了中国公共卫生健康水平的整体提升,见证了中国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化。作为积极参与的一份子,勃林格殷格翰为能够助力卫生健康创新而深感自豪。”

高齐飞透露了勃林格殷格翰中国的最新财报。在全球,2019年勃林格殷格翰净销售额同比增长5.7%,达到190亿欧元;研发投资增长9.4%,达到近35亿欧元。旗下四大业务——人用药品、动物保健、生物制药、健康创新事业部均表现抢眼。中国成为勃林格殷格翰业绩增长的亮点区域,2019年全年和2020年一季度,勃林格殷格翰在中国业务均实现了两位数增长。

目前,中国是勃林格殷格翰最重要的战略市场之一。勃林格殷格翰中国未来战略规划重点包括:持续加大投资中国市场——未来5年确认的增资计划高达4.51亿欧元,主要用于动物保健和生物制药业务生产基地的扩建和临床研发投入;推动全球创新药中国同步上市——随着“中国关键”(ChinaKey)项目的推进,在未来10年内勃林格殷格翰中国预计将有71个新产品或新适应证有潜力在中国获批;全方位布局创新——今年3月,勃林格殷格翰宣布将数字创新实验室BIX的海外首个分支机构设在上海。

创新、合作战略稳步推进

25年之后再出发,勃林格殷格翰的第一个大动作是启动中国外部创新合作中心。它如同一个一站式“创新空间站”,目标是整合该公司的创新经验和合作伙伴在各自相关领域的独特技术和专业技能,共同开发创新药物和疗法,让更多带有中国印记的创新项目充实勃林格殷格翰全球研发管线,惠及更多患者。

这一创新的业务模式,可为中国和亚洲的生物医药行业的创新者提供一站式的创新合作解决方案,开展从早期研究、创新合作到战略投资等全方位合作,全流程帮助其实现创新想法。勃林格殷格翰中国外部创新合作中心负责人张巍怡博士介绍,目前,整个亚洲地区正在成为生物医药研究的热点地区,其中,中国生物医药创新实力快速提升。勃林格殷格翰的目标是抓住机遇,成为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创新生态系统中的首选合作伙伴。

据介绍,勃林格殷格翰中国外部创新合作中心已与中国多个学术机构开展了合作,其中包括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就全面合作和早期科学研究建立起战略合作关系。此外,该中心还与中国科学院的多个研究所,以及其他多个科研机构建立了各种合作关系,且已有一些研究结果陆续在主流杂志发表。

此外,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勃林格殷格翰中国也没有停下创新的脚步:今年2月,位于上海张江的勃林格殷格翰生物制药基地复工,其生产的首个商业化合同生产产品交付上市;6月,全球首个且目前唯一用于治疗系统性硬化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的创新药物维加特(乙磺酸尼达尼布软胶囊)在中国获批,惠及更多硬皮病患者……

对于未来的创新,勃林格殷格翰也有不少规划。仅人用药品领域,该公司在目前就拥有约100个处于各个阶段的研发项目。勃林格殷格翰的目标是,让其中75%的项目成为相关活性成分类别或全新治疗领域中的同类首个(First-In-Class),50%的产品有外部合作伙伴共同参与。

在谈及勃林格殷格翰中国的战略步伐时,高齐飞也向中国生物医药行业的创新者发出了热情邀请:“中国外部创新合作中心将成为勃林格殷格翰的战略支柱之一。作为以创新驱动的跨国制药企业,欢迎来自生命科学界的合作伙伴,与勃林格殷格翰携手创新、共同努力,加快实现医学突破的步伐,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造福人类健康。”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