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部乳霜线上单月销售额近18亿元

修护滋养功效化妆品市场增速明显

2020-05-21   03●美业观潮   中国医药报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长时间佩戴口罩带来一系列面部皮肤问题,消费者对修复和护理皮肤、增强皮肤屏障功能的需求显著增加,面部乳霜销售量上升。

线上销售量突破1753万件

疫情期间,线上成为消费者的首选购物渠道。阿里平台数据显示,今年3月份,阿里平台护肤产品销售额整体增长40%,其中乳液/面霜品类销售额近18亿元,同比增长44.3%,环比增长49.7%,销售量突破1753万件。

从销售额看,阿里平台上乳液/面霜品类的价格分布并不平均,低端、中端与高端产品各有市场。其中,每件300元以下的中低端产品销售量占比最大,为95.4%,但300元及以上的高端产品占据了近30%的销售额,高端市场不容小觑。

3月份,阿里平台乳液/面霜产品类目下,销售额占比排名前三的功效宣称依次为补水(26.1%)、保湿(22.5%)、修护(18.8%),这符合当前消费者基础护理为主、兼顾高阶功效的需求。由于疫情期间“口罩脸”问题多发,宣称具有修护、滋养皮肤功效的乳液/面霜销售量增速较快,销售额提升明显。

国产品牌销量增速迅猛

乳液/面霜产品品牌众多,竞争激烈。今年3月阿里平台上乳液/面霜销售额排名前十的品牌仅占21.2%的市场份额,销售额排名前五的品牌也仅占12%的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较低。

阿里平台乳液/面霜品类销售额前十的品牌多为国际知名品牌,如珂润、兰蔻、欧莱雅、希思黎。同时,国产品牌后来居上,如药都仁和排名第四。另外,主打皮肤修护功效的品牌销售额增速迅猛,其中国产品牌药都仁和、玉泽同比增速均超过660%,薇诺娜环比增速超过110%。

阿里平台乳液/面霜品类中,销售额排名第一的品牌是花王集团旗下的珂润,销售额为4590万元,市场份额2.6%,销售量29.4万件。排名第二的是来自韩国的网红品牌多特海纶,在辛有志的直播带货下,销售额超过4349万元,市场份额约为2.4%,销售量13.7万件。排名第三的为玉兰油,销售额4348万元,市场份额2.4%,销售量26.1万件。排名第四的为药都仁和,销售额4237万元,市场份额2.3%,销售量53.2万件,热销产品宣称具有祛斑、淡化痘印功效。

长期佩戴口罩容易出现皮肤干燥、泛红、过敏等“口罩脸”问题,主打舒缓、修复功效的产品直击消费者当下需求。其中,艾珂薇的一款面霜3月份在阿里平台的销售额超过1040万元,销售量7万件;玉泽的一款宣称具有修复皮肤屏障功效的乳液,3月份在阿里平台的销售额为2044万元,销售量13万件。

宣称具有美白祛斑功效的产品销量也很高,究其原因,消费者希望通过改善局部皮肤状态,获得更好的肤色。3月份,国产品牌祛斑类化妆品表现亮眼,药都仁和的一款产品在阿里平台乳液/面霜品类中销售额排名第二,为2468万元,销售量28万件;修正的一款产品销售额排名第五,为1493万元,销售量17万件。

另外,宣称具有抗衰老功效的高端产品也有不错的销售表现。3月份,阿里平台乳液/面霜品类中,SKⅡ的一款宣称具有紧致提拉功效的面霜销售额排名第七,为1207万元,销售量10738件;海蓝之谜的一款面霜销售额排名第十,为819万元,销售量3700万件。

修护滋养功效成未来热点

疫情进一步增强了消费者的健康安全意识和皮肤修护意识,未来,“修护”概念将在乳液/面霜中更为流行,化妆品行业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同时,消费者更注重护肤产品的安全性及功效性,夏季的临近也让美白成为消费者关注的重点。

具有修护功效成分的乳液/面霜是未来热点。在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CBD(大麻二酚)被认为具有抗氧化、舒缓、修复等作用,已作为化妆品功效成分添加到面霜等产品中。

神经酰胺是构成皮肤角质层脂质的主要成分,被认为具有修复受损肌肤作用,未来将被更广泛地应用于护肤产品中。2019年5月,露然丝(LOHACELL)在韩国推出了一款含有5种不同神经酰胺的产品,宣称可建立更健康的皮肤基础,并帮助受损皮肤恢复平静,反映出行业今后发展趋势。

添加了食源性或植物性成分的化妆品越来越受消费者的青睐。未来,添加了艾蒿、香蕉、鱼腥草、蜂蜜、藜麦等食源性、植物性成分的乳液/面霜将更易被消费者认可和接受。2019年10月,韩国上市了一款含有50%艾蒿提取物的面霜,声称具有平衡水油、滋润皮肤、清除粉刺、舒缓刺激的功效,受到消费者的关注。

此外,美白仍然是值得关注的功效。亚洲女性大多希望拥有白皙的皮肤,但是随着健康观念的深化,女性对美白的定义和态度发生了变化,不再单纯求“白”,而是更加看重光泽和健康的皮肤外观,因此滋养性强的美白类产品将更能赢得女性消费者芳心。

(广州奇化有限公司供稿)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