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研究成果获绵阳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20-05-08   04●产经观察   中国医药报  

本报四川讯 近日,由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主持完成的“川麦冬资源的研究与利用开发”项目获得四川省绵阳市2019年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该项目由该校金虹教授作为项目负责人,联合西南科技大学、绵阳高新区生物医药孵化器、绵阳新腾源中药材有限公司、绵阳市食品药品检验所等单位专业人员组成研究团队,历经多年共同完成。

川麦冬是著名的川产道地药材,以绵阳市三台县种植面积最广、产量最大,占全国产量的70%以上,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金虹教授在绵阳市中医药研究所所长黄天俊研究员的带领下,对三台麦冬做过研究,提出对麦冬须根进行资源利用,并在《中国药学杂志》(1990年第1期)发表了论文《麦冬及其须根药效成分的对比实验》。2000年以来,金虹教授团队持续对川麦冬及其须根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先后完成了5项麦冬的相关研究课题,在规范种植、采收加工、药材质量控制以及资源利用研究等方面取得综合成效,并在专业杂志公开发表论文9篇,申请的2项国家专利授权和1项发明专利已进入实质审查阶段。尤其在麦冬须根资源的应用基础研究方面,麦冬须根与块根组织学特征比较、川麦冬中两个新的高异黄酮类化合物、须根和麦冬中麦冬皂苷D含量对比、麦冬须根有效组分对小鼠肺损伤改善等研究在国内均居先进水平。相关论文《川产麦冬及其须根组织学与麦冬皂苷量的对比研究》和《川麦冬须根提取物对烟气致小鼠气道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先后发表于核心期刊《中草药》和《中药药理与临床》,并应邀参与第8届国际药物创新发明大会(ICDD)、 第51届国际中医药学术大会进行学术交流。

“川麦冬资源的研究与利用开发”研究成果丰富了川麦冬的生药学理论,阐释了有效组分及其功效作用机制,为川麦冬药材产地加工及质量控制提供了新方法。研究显示,川麦冬块根与须根主要化学成分相似,其中黄酮类含量一致,麦冬皂苷D无显著性差异,须根中总皂苷、多糖含量明显较高;研究还首次表明,麦冬须提取物的活性组分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作用,并通过建立小鼠肺损伤模型的功效实验,证实其对呼吸道炎症损伤具有保护及修复作用,取得了开发利用川麦冬须根的理论依据和有效组分提取制备工艺,为科学有效利用川麦冬须根资源提供了产业化途径。

据悉,目前该研究团队已与绵阳市两家食品企业签订了麦冬新资源食品研发协议,致力将麦冬须根开发成新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营养健康类食品。

(杜然浩)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