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蒋守福
10月22日10时许,位于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良梨镇的梨树王风景区内已有些许秋寒。偶有风过,酥梨浓郁的香味沁人心脾。
得天独厚 水果产业甲天下
由于被梨树王风景区的美景吸引,记者拿起相机,不停地拍照。
67岁的当地村民老陈见状,一边熟练地挑选着要摘的果子,一边颇为惋惜地说道:“你们这个时候来啊,就只能瞧见这些果子了。要是搁在清明前后,那一簇簇、一层层的梨花白得跟云跟雪似的,可美着呢!”
“这活不累。我们也是趁着农闲打打工,多赚些钱。”老陈指着树上的果子高兴地说道,“你瞅瞅它们,长得多喜人啊,定能卖出个好价钱!”
记者了解到,在砀山县,类似梨树王风景区这样的连片果园比比皆是。虽然面积大小不一,但片片相连,构成一道特色风景线。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挂职干部,砀山县委常委、副县长朱明春介绍说,砀山县拥有近百万亩连片生态果园,是吉尼斯纪录认定的世界最大的连片果园产业区,是“砀山酥梨”的原产地。据统计,砀山县年产各类水果30亿斤(其中砀山酥梨15亿斤左右),是全国水果生产十强县、酥梨生产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全国100个无公害农产品(水果)生产示范基地达标县、国家级出口果蔬质量安全示范区。
电商发力 激活双创新动能
同行的不少记者好奇:“砀山酥梨虽有一定知名度,但市场能否消化如此庞大的产量?”
这些疑问,在良梨镇马庄村电商扶贫驿站——砀山县一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得到了答案。
马庄村电商扶贫驿站成立于2018年4月,主要经营酥梨、黄桃等当地农产品;同时,结合精准扶贫政策,依托电商平台助民增收。
“驿站现在主要负责产品的包装、宣传和推广,并以保护价收购贫困户的农产品在网上销售,以此拉近生产和销售的距离,带动本村20多户贫困户就业增收。”一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开森说。
距离马庄村十多公里的砀城镇林屯村,北邻黄河故道,拥有近6000亩适宜种植砀山黄桃、砀山酥梨的土壤资源。当地种植了约4520亩砀山黄桃、约940亩砀山酥梨,以及约500亩杂果。据国家药监局挂职干部、林屯村第一书记张年亮介绍,为了让当地水果有更好的销路,目前,林屯村已配置1座电商物流配送中心、1座电商驿站;同时,还注册了“林砀优果”商标,该品牌的黄桃罐头、梨膏、真空脱水果蔬脆等销售势头良好,不久前作为定点扶贫县名优产品进京参展,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据了解,如今的砀山县是名副其实的电商大县,拥有电商平台22家、电商企业1370家、电商品牌1500多个、网点和微商5万多家。“目前,砀山县农产品网络年销售额超40亿元,带动10多万人就业创业。”朱明春说道。
产业升级 百姓致富笑开颜
砀山县丰富的水果资源吸引了汇源集团、海升集团等知名企业进驻。经过近年来的持续发展,砀山县已经初步形成以水果加工产业链为纽带的“企业簇群”和“块状经济”,全县水果加工能力达120万吨,罐头加工能力达29.1万吨,饮料加工能力达5.4万吨,年出口创汇超过1亿美元,奠定了全国水果加工第一大县的坚实基础。
如今,砀山县果农种植的水果不仅“不愁卖”,更有不少贫困果农脱贫致富。
林屯村杨庄组村民蒋克光算了一笔账:“扣除各项成本,到今年年底,我估摸着,我跟老伴儿每人得有将近8000元的纯收入。”
蒋克光颇为感慨地介绍道:“我家种了3亩黄桃、1亩酥梨,由于缺乏科学管理,在2017年以前,人均纯收入只有2000多元。得益于政府的帮扶,我免费学到了果树管理技术。经过近两年的精细管理,产量增加了,卖相更好了,我们的收入大幅提高。”
“原先种果树,不怎么能看到希望。现在好了,也更有信心坚持下去了。”蒋克光乐呵呵地说道,“幸福的日子比蜜甜,说的不就是现在这样的生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