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广东讯 广东省医药采购服务中心4月21日对外公布,2008年广东省医疗机构药品阳光采购工作日前已完成了企业报名和产品资料的接收、数字证书发放工作,今年参与广东省药品阳光采购的报名企业比2007年略有减少。专家同时提醒,今年的药品报价允许高于去年,企业报价时要自行评估物价涨幅及CPI可能带来的影响,如果“挂网”后再以成本提高为由不供货,将取消其下一年度的报名资格。
据介绍,2008年广东省医疗机构药品阳光采购活动企业报名自3月26日开始至4月18日结束,经过初步的资格审核,共2848家药品生产企业成功报名,其中157家为新参加的企业。国内药品生产企业共有2702家成功报名,占总报名企业的94.87%;成功报名的进口药品总代理企业146家,占报名总数的5.12%;报名药品品规47000多个,办理数字证书3018人。
据该省医药采购服务中心专家分析,今年报名的企业数和品种数均有所减少,主要原因是部分竞争力较弱的企业未报名。据悉,去年报名而未报价的企业有133家,报价而没发生采购的企业有103家,今年这些企业大部分没再报名;而国内外著名的药品生产企业和品牌产品目前均已报名成功。
针对去年发生的一些企业在“挂网”后,又以生产原料提价为由不提供药品,从而导致一些药品缺货的现象,该省医药采购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指出,今年允许所有重新走阳光采购流程的药品考虑CPI涨幅报价,但一旦报价被接受并“挂网”后,必须严格执行至本年度采购完成。
据悉,目前广东省药品阳光采购的重点工作是依照实施方案确定进入“绿色通道”的品种目录,组织专家筛选新通用名、新品规,公平、公正地划分药品质量层次,进行品种分组、产品报价、网上竞价及价格谈判,以最终确定入围品种及入围价格。
为了便于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对《2008年广东省医疗机构药品阳光采购实施方案》的理解,广东省医药采购服务中心免费举办了6场次的《广东省医疗机构药品阳光采购实施方案》培训,共培训了来自全国各地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代表3000多人次。(王欣)